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单盲法分成2组,贝那普利组完成观察35例,对照组完成观察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激素或激素加环磷酰胺,或仅用潘生丁、保肾康等一般治疗。贝那普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开始以10mg/d,1周后加至20mg/d,2周后加至30~40mg/d,分2次口服,疗程24周。结果贝那普利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部分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67±1.32)g,治疗后为(0.67±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74±1.29)g,治疗后为(0.94±0.7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2.
随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技术和肿瘤抗原制备、负载体系等DC疫苗制备技术的发展,与食管癌治疗相关的多种DC疫苗相继出现,包括多肽负载DC疫苗、食管癌细胞-DC融合疫苗、核酸负载DC疫苗、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疫苗等,其中多肽负载DC疫苗及凋亡的自体肿瘤细胞负载DC疫苗等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3.
PRK+MMC与LASEK治疗高度近视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PRK术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高度近视和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将高度近视(-6.0~-10.0D)随机分为PRK+MMC组40例(80眼)和LASEK组38例(76眼).另以早年PRK手术屈光状态与之相似的40例(80眼)作为对照.PRK+MMC组在PRK术中使用0.02%MMC,LASEK组采用常规LASEK,评价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屈光回退、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等情况.结果PRK+MMC组未出现2级或2级以上haze,无术后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欠矫小于-0.5D者70眼;LASEK组有6眼出现2级及2级以上haze,有6眼出现术后矫正视力下降,术后欠矫小于-0.5D者56眼.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使用MMC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PRK术中预防性使用MMC,在术后减少haze、防止屈光回退、改善视力方面较LASEK为优.  相似文献   
34.
双缩脲-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乳制品脂肪的前处理过程中剩余的蛋白质残液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双缩脲反应,测定其蛋白质含量.结果:工作曲线在0~0.20 g/100 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g/100 ml.结论: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便、灵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5.
目前可得到的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标志能更好地描述丙型肝炎(HC)的自然史和流行病学特征。HCV感染常引起慢性肝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或HCC。药物滥用者、受血或血制品者中的HC肠外传播模式已经确立,而关于健康保健者患HC的报道文献甚少。1990年向CDC报告的急性HC病例中,健康保健人员占2%,在健康保健者中进行的HCV感染血清学调查也少,不过已证实牙科医生及其助手中的抗HCV的阳性率高于自愿献血员。然而未证实对HBV感染危  相似文献   
36.
<正> 湖北省某化工厂系利用磷矿石生产普通过磷酸钙肥料的工厂。生产过程中有氟化氢和四氟化硅气体产生,污染环境。该厂又利用氟硅酸作原料,生产四氟硅酸钠杀虫剂。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氟化物粉尘逸出,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为了了解氟作业工人体内氟蓄积的程度,该厂与武汉医学院曾对有关车间的氟作业工人的尿氟排泄规律进行过调查。基本情况是,当地对照组尿氟正常值是1.14mg/L(1.0459~1.2361),而氟作业工人尿氟平均含量为2.00mg/L,大都超过正常值,差别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胃癌表达胃泌素受体(gastrin receptor,GR)的特征及意义。 方法 应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34例胃癌标本GR含量及其亲和力,并比较胃癌表达的GR与其部位、分期、分级、胃癌细胞DNA含量、邻近正常胃粘膜的GR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 34例胃癌组织中,16例(47.1%)胃癌GR阳性,其中14例(41.2%)表达高亲和力GR,2例表达低亲和力GR;在高亲和力GR中,9例表达高含量GR(平均含量39.5±14.4 fmol/mg蛋白),5例表达低含量GR(平均含量6.0±2.8 fmol/mg蛋白)。胃体癌(77.8%)和贲门癌(50%)较胃窦癌(20.1%)更易于表达高亲和力GR。相同部位的胃癌及邻近正常粘膜表达GR是一致的,但胃癌表达的胃泌素受体含量(39.5±14.4 fmol/mg蛋白)高于粘膜(26.1±16.6 fmol/mg蛋白)。Ⅲ、Ⅳ期胃癌表达高亲和力GR的比例(13/24)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1/10)。胃癌表达的GR与癌细胞的分级无关。随访23~61月发现,对于Ⅲ、Ⅳ期胃癌患者,13例表达高亲和力GR的胃癌,有11例死亡;而11例低亲和力GR或GR阴性的胃癌,仅有4例死亡。 结论 GR在胃癌自分泌生长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GR有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指导GR拮抗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本病是指由某种因素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糜烂,多发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球部。其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吞酸,嘈杂为特点。严重者,常伴有呕血,便血,甚至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穿孔。西医靠胃镜、上消化道造影以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6型辨证施治,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肝气犯胃:此临床特点,为胃脘部胀痛连及两胁,或痛无定处,嗳气吞酸,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主。方药:柴胡15g,白芍15g,川芎15g,香附10g,白及10g,陈皮10g,白术10g,当归10g,延胡索15g,…  相似文献   
39.
总结我们20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病,包括产后腹痛、外感发热、恶露不绝、恶露不下等症的心得体会,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为使患者充分信任检查和治疗结果,满意医疗服务,除有先进的技术外,还必须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质量。我们在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等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一、预约室管理预约室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感情交流的第一窗口。因此,除了保持预约室清洁明亮,安放舒适的航空椅外,还在预约室墙上挂着科室规范服务、便民措施及各种检查项目的具体价目表,以随时得到患者的监督。预约患者时,尽量满足患者所希望的检查日期。对于路途遥远、急诊或老年患者,尽可能做到当天检查。为使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对于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患者,预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