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又称脑卒中,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病变半年以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痴呆、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碍。由于中风病在全球的高死亡率、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它给各国的医疗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针灸为特色的河北省示范中医院——河北涉县中医院,对中风病的治疗形成了一套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诊疗体系,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特别是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针刺治疗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最大的发挥,获得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重返家庭和社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372.
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配合药物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居世界之首,中风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2006-10—2007-05,我们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配合药物治疗中风10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50例对照  相似文献   
373.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苦参及顺铂联合微波热疗治疗卵巢癌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26例以915MHz型大功率微波腹部区域热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腹腔灌注,在治疗期间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20例行复方苦参及顺铂腹腔灌注,未行腹部热疗。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研究组26例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8例,有效(CR加PR)率为92.3%;对照组20例CR 9例,PR4例,有效率为6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915MHz型大功率微波腹部区域热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腹水,疗效较单纯腹腔灌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及顺铂好,未增加毒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74.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丽珠得乐胶囊,治疗组采用口服健脾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0%,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和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75.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所有患者先接受彩超检查,后接受MRI检查。结果血管彩超共检出119例颈部血管斑,其中85%斑块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25%发生与颈动脉起始端。腔隙性组6例,病变血管13支;中小面积组78例,病变血管31支;大面积组35例,病变血管12支。三组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比较有差异(Z=-15.614,P=0.000)。MRI共检查出148支颈动脉狭窄血管,其中腔隙性组18支,中小面积组86支,大面积组41支。腔隙性组病变血管9根,中小面积组89根,大面积组41根。三组动脉狭窄率比较有差异(P﹤0.05)。三组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比较有差异(Z=-11.194,P=0.000)。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和MRI均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预估脑梗死病情。MRI能较好的判断斑块位置、大小、形态、性质,提高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76.
目的:研究分心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并对其酶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FRAP法、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OH-)自由基的方法,对分心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模型,测定分心木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酶促动力学与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分心木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结果:分心木总黄酮总抗氧化的FRAP值为37.52 mg-1,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DPPH和O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47和20.89 ug·m L-1,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分别为817.60和1109.00μg·m L-1,对二者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抑制,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结论:分心木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具有开发成治疗糖尿病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7.
目的 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前10位疾病的构成特征,为本地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11年住院前10位疾病病人资料,对发病的年龄、性别、构成、顺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十位疾病分别是:食管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子宫平滑肌瘤、非毒性甲状腺肿、肝癌、直肠癌,占首次住院病人的60.00%以上.食管癌高居第1位,且8年连续保持不变,增长较快的有肺癌、乳腺癌.结论 食管癌仍为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增长迅速,应加强肿瘤宣教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378.
张俊英 《现代保健》2014,(22):118-121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术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接受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冠心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诊疗术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7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对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本组62例患者用药后全部出现闭经,其下腹坠胀明显好转,无痛经,贫血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3.18,P<0.05).治疗后的子宫动脉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5、5.01,P<0.05).治疗后E2和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F S H和L H则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期间,部分患者服药早期出现食欲减退症状,一般2周后症状自动消失,都没有出现肝肾功能改变.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是子宫肌瘤的有效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0.
解热镇痛药尼美舒利被央视曝光后,引发大众关注。美国、英国的儿童专家及全国近百位儿科学者提醒,在儿童发热用药的选择上需慎用尼美舒利,该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甚至可致儿童死亡。不少儿童家长为孩子过去服用过该药而担心,还有人搞不清这种药到底还能不能用。为此,我们特请药师为读者做一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