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株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rus,VDPV)及其引起的VDPV循环(Circulating VDPV,cVDPVs),为河北省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对全省2009-2011年997例AFP病例及90例的接触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分离的脊灰病毒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河北省2009-2011年,从24例AFP病例和7例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将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得到38株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其中,36株发生突变,变异率均<1.0%,最多变异个数为5个.脊灰病毒阳性AFP病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结论 2009-2011年分离到的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局部地区出现高变异株,未发现VDPV,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监测数据,初步评价上市后二价脊髓灰质炎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s,bOPV)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IMS收集2015年和2016年接种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s,tOPV)、bOPV的AEFI个案数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NIPIMS)收集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构成比和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河北省2015年tOPV估算报告发生率为88.29/100万,2016年5~12月bOPV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5.97/100万;不良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51.62/100万、155.00/100万,以一般反应为主。2015年和2016年一般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86.43/100万、147.74/100万;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27/100万、7.27/100万。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报告例数最多,估算报告发生率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49/100万、2.91/100万;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过敏性皮疹等反应集中在3 d内,预后均良好。结论bO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均高于tOPV,高于国家OPV的相关报道,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进一步加强bOPV的安全性监测,以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河北省实施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为主的加速控制麻疹策略取得的效果。方法对1997~2005年M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麻疹病例监测工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北省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加速控制麻疹策略,通过坚持MV的常规免疫和系统开展MV强化免疫,大大降低了麻疹发病率;通过建立灵敏的麻疹病例监测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麻疹病例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了依据。同时分析了加速控制麻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应采取的策略。结论河北省加速控制麻疹取得了巨大进展,系统实施的免疫和监测策略为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与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河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 ,对 2 0 0 1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了分析。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6 95例 ,临床诊断 73例 ,实验室确诊 2 76例 ,实验室排除 346例。根据分析结果 ,2 0 0 1年河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是 :春季高发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重点发病对象 ;18 6 %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 ,4 7 9%免疫史不详。针对病例的地域和年龄分布 ,提出在 2 0 0 2年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麻疹疫苗的后续强化免疫。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 ,说明常规免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一些监测指标 ,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1~200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病毒阳性株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巩固无脊灰成果提供对策。方法分析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和病毒学检测结果。结果河北省2001~2004年共分离出脊灰病毒(PV)177株,经鉴定均为疫苗病毒;177例PV阳性AFP病例散在分布11个市、101县(区、市,下同),占全省总县数的57.1%;各月均有AFP病例,≤2岁病例占86.4%;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病例中≤1岁儿童占70.3%;177株PV型别差异明显,Ⅱ型占优势;麻痹伴发热占72.9%,60d后随访仍残留麻痹病例占47.4%。结论继续提高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保持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可能的输入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是维持无脊灰状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残留麻痹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做好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对河北省420例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北省2001~2005年AFP病例残留麻痹率为20.6%,﹤5岁的占63.1%,6~8月发病较多,服苗﹤3次的占20.7%,粪便标本肠道病毒分离率31.4%;7例分离到脊灰疫苗变异病毒。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47.3%。2例确诊麻痹型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同时应加强对脊灰疫苗变异病毒致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0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为有效阻断脊灰野病毒及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发生或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87份血清标本来自7个市﹤1岁、1~2岁、3~4岁、5~6岁、7~11岁、11~14岁、15~19岁、≥20岁人群,采用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是94.9%、95.8%、95.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s)分别是1︰130.5、1︰134.1、1︰121.9。抗体GMT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地区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省群体免疫水平较高,能够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及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发生或循环。  相似文献   
18.
19.
为加速麻疹 (M)控制 ,我省于 1999年 1月正式建立并启动了M监测系统。M网络实验室作为监测系统的一部分也开展了M疑似病倒的血清学诊断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M网络实验室的监测工作 ,现对我省M网络实验室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 :IgM抗体检测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 ,M试剂购自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髁突骨折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 2 5 %左右。近年来我科对不能保守治疗的病例采取手术复位固定的方法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 :0 5 3 0 0 0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一、临床资料本组 11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2例。年龄 3岁~ 48岁。其中 3~ 10岁 2例 ,10~ 2 0岁 4例 ,2 0~ 30岁 3例 ,30~ 5 0岁 2例。单侧髁突骨折 7例 ,双侧 4例。 11例同时合并下颌骨颏部与体部骨折。外伤类型与原因 :6例 8侧为髁突高位骨折 ,5例 7侧为低位骨折。髁突骨折片与下颌升支成角移位 (>45度 ) ,或髁突脱位至关节凹远处 ,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