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目的 通过监测与分析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实验室2016—2021年使用的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 RD)细胞系和转人脊灰病毒受体基因的鼠肺细胞(mouse L cells expressing the human Poliovirus receptor, L20B)系质量,确保检测脊灰病毒和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 NPEV)的敏感性,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对所用的RD细胞系和L20B系进行支原体检测(Mycoplasma detection);采用96孔微量培养板病毒滴定法对RD细胞系和L20B系进行细胞敏感性(cell sensitivity, CS)监测。结果 2016—2021年RD细胞系和L20B系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与河北省脊灰实验室质量控制(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LQC)株比较,RD细胞系和L20B系滴度波动范围为±0.5lo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健择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11月于我院呼吸内科进行化疗的160例Ⅲ~Ⅳ期NSCLC患者,分为健择组及紫杉醇组,两组各80例。紫杉醇组用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健择组用健择醇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结果健择组与紫杉醇组的短期疗效分别为61.3%和45.0%,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健择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紫杉醇组低。结论健择联合奥沙利铂治疗NSCLC有效率较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有效率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且健择联合奥沙利铂方案的毒副作用较少,而且较轻微,故健择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是治疗NSCLC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株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rus,VDPV)及其引起的VDPV循环(Circulating VDPV,cVDPVs),为河北省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对全省2009-2011年997例AFP病例及90例的接触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分离的脊灰病毒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河北省2009-2011年,从24例AFP病例和7例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将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得到38株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其中,36株发生突变,变异率均<1.0%,最多变异个数为5个.脊灰病毒阳性AFP病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结论 2009-2011年分离到的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局部地区出现高变异株,未发现VDPV,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监测数据,初步评价上市后二价脊髓灰质炎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s,bOPV)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AEFIIMS收集2015年和2016年接种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s,tOPV)、bOPV的AEFI个案数据,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NIPIMS)收集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计算构成比和AEFI估算报告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河北省2015年tOPV估算报告发生率为88.29/100万,2016年5~12月bOPV估算报告发生率为155.97/100万;不良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51.62/100万、155.00/100万,以一般反应为主。2015年和2016年一般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86.43/100万、147.74/100万;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27/100万、7.27/100万。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报告例数最多,估算报告发生率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49/100万、2.91/100万;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过敏性皮疹等反应集中在3 d内,预后均良好。结论bOPV的AEFI报告发生率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均高于tOPV,高于国家OPV的相关报道,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进一步加强bOPV的安全性监测,以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残留麻痹的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做好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对河北省420例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河北省2001~2005年AFP病例残留麻痹率为20.6%,﹤5岁的占63.1%,6~8月发病较多,服苗﹤3次的占20.7%,粪便标本肠道病毒分离率31.4%;7例分离到脊灰疫苗变异病毒。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47.3%。2例确诊麻痹型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同时应加强对脊灰疫苗变异病毒致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省2010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为有效阻断脊灰野病毒及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发生或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687份血清标本来自7个市﹤1岁、1~2岁、3~4岁、5~6岁、7~11岁、11~14岁、15~19岁、≥20岁人群,采用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测定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是94.9%、95.8%、95.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s)分别是1︰130.5、1︰134.1、1︰121.9。抗体GMT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地区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省群体免疫水平较高,能够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及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发生或循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bcr—ab1阴性MPD患者中的jak2v617f点突变与socs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选择62例bcr—ab1阴性MPD患者(PV26例、ET26例、IMF9例、CNL1例)为研究组,CML20例、AL10例、健康志愿者15名为对照组;用AS—PCR检测各组患者jak2v617f的突变情况,PCR产物纯化后测序以发现突变患者;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socs3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bcr—ab1阴性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socs3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62例bcr—ab1阴性MPD患者中4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PV23例、ET15例、IMF5例、CNL1例),18例突变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44例突变阳性组中39例表达socs3mRNA。18例突变阴性组中10例表达socs3mRNA。jak2v617f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socs3mRNA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x^2值=8.44.P〈0.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患者的socs3mRNA表达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t值2.167,P=0.035)。结论bcr—ab1阴性MPD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组socs3 mRNA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为加速麻疹 (M)控制 ,我省于 1999年 1月正式建立并启动了M监测系统。M网络实验室作为监测系统的一部分也开展了M疑似病倒的血清学诊断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M网络实验室的监测工作 ,现对我省M网络实验室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 :IgM抗体检测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 ,M试剂购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