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张亚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45-1947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4家市级医院分娩产妇病历资料,将80例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作为子宫切除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5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未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与产科急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分娩总人数共65 259例,剖宫产率为47.46%(30 972/65 259),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为4.61%(1 429/30 972),剖宫产子宫切除率为0.18%(56/30 972),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8%(1 124/34 287),院内阴道分娩急症子宫切除率为0.03%(12/34 287),刮宫产产后出血率及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2、33.24,均P<0.05).(2)单因素分析,前置胎盘并植入、胎盘早剥、合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子宫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2 000 ml、术中联用缩宫素率在两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合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2 000 ml是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联用缩宫素与切除子宫之间具有负相关,是保护因素.结论 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预防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对降低子宫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高袆  张亚莉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477-1480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尿蛋白肌酐比(UPCR)与24h尿蛋白(U-TP)定量的相关性及其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5例低白蛋白血症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判断UPCR与24hU-TP定量的相关性;按性别、年龄、肾脏功能(根据Ccr)、血浆ALB浓度,24hU-TP定量、疾病种类进行分层,了解其对相关性的影响,同时采用ROC曲线判断UPCR的界点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UPCR与24hU-TP定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5、0.992;性别、年龄、肾功能(Ccr>10ml/min)、血浆ALB浓度,疾病种类对其相关性无影响,但U-TP定量影响其相关性,当24hU-TP定量≥5.0g时,r=0.338(P=0.134);通过ROC曲线得到当24hU-TP定量分别为1g和3.5g时UPCR值分别为1.05g/g和3.518g/g。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UPCR与24hU-TP定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相关性不受性别、年龄、肾功能(Ccr>10ml/min)、血浆ALB浓度,疾病种类的影响,但U-TP定量影响其相关性,当24hU-TP定量≥5.0g时,其不具有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得到当UPCR大于3.5g/g可考虑为大量蛋白尿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96例腹膜外剖宫产术和100例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两种剖宫产方法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较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相比,腹膜外剖宫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论:该术式无腹腔操作.术后肛门排气快、进食早,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产妇下床早,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并且操作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4.
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价值。方法:32例患者,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岁(年龄范围8~66岁)。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X线片显示骨质正常,患者有不能缓解的膝关节疼痛。结果:32例患者骨折发生在股骨18处,胫骨21处,腓骨小头1处,髌骨2处。7例患者股骨、胫骨同时受累;3例患者股骨内、外髁同时被累及。6例患者同时有前交义韧带损伤;1例有后交义韧带撕裂;1例有髌下脂肪垫损伤。结论:MRI检查可以发现膝关节急性创伤患者X线平片表现正常而确有骨折存在的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并可以发现其它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三联疗法组(治疗组)70例,西药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直肠滴注并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胞磷胆碱和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DC-CIK过继免疫+B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采取BDT方案治疗,研究组2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DC-CIK过继免疫治疗,观察比较2组疾病缓解率、不良...  相似文献   
67.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干预管理,及时控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HAISO)并预防其发生.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HAISO发生在较炎热潮湿的季节;被感染者为ICU术后重症者、留置深静脉导管者及新生儿,分别占47.62%、33.33%、19.05%;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4起为耐药菌;肺部感染最多占42.86%;HAISO逐年减少,2008-2010年分别为3、2、0起.结论 HAISO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并重.  相似文献   
68.
于芳  孙树梅  张亚莉  耿穗娜 《广西医学》2010,32(8):999-1000
目的了解住外科ICU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住外科ICU患者分离出的349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监测。结果在34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48株(42.4%),革兰阳性球菌87株(24.9%),真菌74株(21.2%)。前5位的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嗜麦芽苛养单胞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外科ICU病原菌以真菌、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细菌耐药情况突出。  相似文献   
69.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泛耐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 cinetobacter baumanii,PDRAB)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探讨PDRAB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12月份我院9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PDRAB的临床感染病例,应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1)PDR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基础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有机械通气或手术或导管留置史,患者黏膜完整性破坏;(2)此类感染除对多粘菌素敏感率为100%外,对目前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3)此类感染目前主要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发生前患者均有较长的住院时间,均应用过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以三代以上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应用比例较高,考虑耐药菌的产生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的选择压力有一定关联.(4)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使用同时联合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泛耐的鲍曼不动杆近年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明显增加,尤其发生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与其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体外泛耐菌株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l、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