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宁  沈明珠  吴叶  张之 《中国校医》2005,19(1):67-68
氟化泡沫是美国9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防龋剂,经美国牙医协会(ADA)认证能够用于群体防龋,我国自1996年开始引入该项工作,在部分地区开展氟化泡沫防龋的试点研究,此后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我市于2000年下半年开展相关工作,整个工作开展3年有余。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石榴多酚鞣花酸(EA)干预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眼组织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8只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按50 mg·kg-1的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按50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予5 mg·mL-1 EA,连续给药5周;其余2组均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眼组织尤其视网膜病理组织结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眼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Ⅰ)和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小鼠眼组织病理损伤严重,鞣花酸干预后炎症、视网膜淤血均有较好的恢复。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的LC3Ⅱ/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10,0.14±0.08和1.00±0.20,p6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1±0.50,3.28±0.70和1.00±0.40,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和发现时间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12例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71.50(271.25,517.75)/μL;527例AIDS患者中,治疗前中位数为165.00(68.00,229.00)/μL;治疗后中位数为278.00(176.00,386.00)/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71,P0.05)。不同发现时间AIDS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5);不同发现时间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不同传播途径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HIV感染者中经同性传播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经异性传播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结论应加强AIDS抗病毒治疗者的免疫学监测,及对同性传播人群的关注和有效干预,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与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AL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对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6例白血病患者,其中ALL患者48例(ALL组),N-ALL患者58例(N-ALL组),并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并通过细胞生物玻片法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进行测定。按照治疗后有无改善将106例患者又分为非改善组55例(其中ALL患者25例,N-ALL患者30例)与改善组51例(其中ALL患者23例,N-ALL患者28例)。结果:106例白血病患者IgA、IgG和IgM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8~+T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改善组IgA、IgG和Ig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未改善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CD3~+、CD3~+CD4~+/CD3~+CD8~+比值和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绝对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后ALL和N-A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T细胞)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明显改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5.
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江苏省MSM的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2019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9年4-7月在江苏省13个城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检测HIV新发感染者,根据中国CDC推荐的基于亲和力方法的计算公式及参数计算新发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MSM 4 469人,HIV新发感染率为4.5%(95%CI:3.4%~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 40岁年龄组、招募途径来自MSM活动场所、艾滋病知识知晓、最近6个月未发生无保护肛交、无梅毒现症感染,18~24岁年龄组(aOR=2.083,95%CI:1.087~3.990)、招募途径来自VCT门诊(aOR=2.125,95%CI:1.175~3.843)、艾滋病知识不知晓(aOR=2.456,95%CI:1.109~5.437)、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aOR=3.553,95%CI:2.143~5.889)、梅毒现症感染(aOR=2.414,95%CI:1.033~5.462)的HIV新发感染风险较高。结论 江苏省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MSM的艾滋病预防控制,需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和促进HIV/梅毒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江苏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合并HBV感染和生存情况,为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20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基线和随访数据库,随访观察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法比较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省2005-2020年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HIV/AIDS共33 322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57.3%(19 098/33 322)。在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男女性别比为7.1∶1(16 745∶2 353),年龄(39.4±14.0)岁,已婚/同居占49.5%(9 446/19 098)。同性性传播占57.8%(11 048/19 098),异性性传播占36.6%(6 990/19 098)。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的MQ1Q3)为297(166,445)个/μl。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2%(1 566/19 098,95%CI:7.8%~8.6%)。在随访观察截止期内共1 062例HIV/AIDS死亡。经log rank检验,是否合并HBV感染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年份、年龄、婚姻状况、HIV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前基线CD4计数和是否合并HBV感染是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相比于2015年及以前入组者、年龄≥45岁和未婚者,2016-2020年入组治疗者、<45岁组和已婚/同居者的死亡风险较低;相比于基线CD4计数≥201个/μl组、其他感染途径和单纯HIV感染者,基线CD4计数≤200个/μl组、注射吸毒途径和合并HBV感染者的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江苏省需要在HIV/AIDS抗病毒治疗工作中加强合并HB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精准治疗,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单纯HIV感染者的保护,减少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7.
患者纪××,55岁,女性,当涂县农民。既往有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病治疗史。“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因生活在血吸虫病疫区,疑为血吸虫病肝硬化,于1995年2月8日入院。患者呈慢病面容,不能平卧。巩膜、皮肤未见黄染,颈、躯干部未见蜘蛛痣。心肺(-)。腹隆但未见胞壁静脉曲张;肝肋下1cm,剑下4cm,质硬;脾肋下3.5cm,有浮动感;移动性浊音(+)。下肢凹陷性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