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确定其wzi分型。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08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PCR和DNA测序技术鉴定KPC-2编码基因。对产KPC-2菌株,用MLST技术分析其遗传相关性,并用PCR技术对其进行wzi分型。结果 10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72株产KPC-2。72株产KPC-2菌株经MLST分型分为9个不同克隆型,其中ST11(61/72,84.7%)最为流行,其次为ST15(4/72,5.6%);72株产KPC-2细菌有7种wzi分型,wzi209(K47荚膜型)最为流行(58/72,80.6%),其次为wzi64(K64荚膜型)(6/72,8.3%)。结论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ST11型在我院存在克隆播散,大多为wzi209,荚膜型为K47,需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2.
正创口博德特菌作为博德特菌属的一个种,很少引起人类感染,国外有从伤口及耳感染标本中分离出来的报道,国内尚无报道。笔者从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耳脓标本分离到创口博德特菌1株,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右耳流脓伴右耳听力下降"就诊。患者十余年前耳朵进水后出现右耳流脓伴右耳听力下降,无耳鸣,消炎治疗后可好转。此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2017年1月13日入住本院耳鼻喉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痰标本居多。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上升迅速,且以ICU为主。结论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外源性甘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水平及fem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检测不同浓度甘氨酸下苯唑西林对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甘氨酸下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表达水平。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茵中MSSA4株,低耐MRSA2株,高耐MR-SA24株,在0.2M外源性甘氨酸存在时MIC下降4-256倍,在0.3M外源性甘氨酸存在时MIC均〈0.25μg/ml。在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检测到femA表达,在0.2M甘氨酸存在时femA表达下降50%-80%,0.3M甘氨酸存在时femA表达下降75%-90%。结论外源性甘氨酸能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水平及fem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3年间临床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株鲍曼不动杆菌,以呼吸道标本分离最多(74.39%),其次为伤口分泌物(9.02%)。该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96.1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71.95%),对哌拉西林、氨曲南的敏感性最低,分别为10.24%和1.95%。结论医院控制和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应以呼吸道感染和创伤感染为主。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经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26.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尿路感染患者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结果92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0.9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葡萄球菌属8.63%,铜绿假单胞菌7.77%,阴道加德纳菌6.36%,克雷伯菌属5.50%,念珠菌属5.39%,变形杆菌属3.34%。药敏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达76%。葡萄球菌绝大多数是MRS菌株,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很敏感,屎肠球菌则相反,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阴道加德纳菌也成为重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之一。临床一线用药已广泛出现耐药,因此必须重视细菌及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选择性耐药的产生,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到的2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但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耐药率低,分别为25.1%、22.3%和22.7%。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尿培养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耐药及毒力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尿培养大肠埃希菌,环扩散法测定细菌的敏感性,ESBLs确定分析细菌产ESBLs的情况;采用肠杆菌属重复基因间隔共有序列-PCR(ERIC-PCR)对细菌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PCR扩增CTX-M编码基因和毒力基因iutA,ompT,fyuA,fdeC,fimH,traT,cvaC,pap,kpsMT,pAI,usp,aer,hlyA,cnf,和chuA;多重PCR分析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依据PCR对菌株的CTX-M编码基因的检验结果,将细菌分为产CTX-M组和非产CTX-M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在抗菌药物耐药性和毒力基因之间的差异。结果 162株尿培养大肠埃希菌中没有遗传相关性,126株ESBLs阳性菌株中,有91株细菌产CTX-M,其中,57株产CTX-M大肠埃希菌属于D型,16株属于B2型。统计学分析发现,产CTX-M组细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CTX-M组细菌(除外亚胺培南),毒力基因iutA、chuA和traT在产CTX-M细菌组中的流行显著高于非产CTX-M组,P值分别依次为:0.001、0.006和0.000。结论产CTX-M大肠埃希菌是本院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多属于D型,其耐药率显著增高,且与毒力基因iutA、chuA和traT密切相关,是尿路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一个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12月本院普外科7例住院患者粪便标本非重复分离的MRSA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药敏分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7例患者均为普通外科术后住院患者,手术前后均不同程度的使用过抗菌药物,尤其是术后均使用过3种或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分离的7株MRSA菌株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均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均耐药。7株MRSA菌株均来源于同一克隆,其中A1型4株,A2型2株和A3型1株。结论MRSA感染一般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治疗患者,院内感染是MRSA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30.
52株白色念珠菌药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2年美国NCCLS草拟了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的参考方法,并于1995年正式确认。我们参照此方法,对近期临床标本所分离的52株白色念珠菌用真菌药敏试剂盒进行了药敏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临床送检真菌培养标本。培养阳性者经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