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4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400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359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2142篇
内科学   837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3002篇
预防医学   1379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349篇
  30篇
中国医学   1352篇
肿瘤学   320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志宇  张丽萍  郭兰  张强  陈晖 《中国医药》2012,7(11):1439-1440
目的 探讨提高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口腔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38例腮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式采用以保留腮腺主导管及深叶功能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浅叶扩大切除术叶及腮腺全切除术,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术中快速冰冻和术后病理检查,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性根治放疗.术后定期随访2~5年,评价治愈率、局部控制率、转移率等.结果 本组病例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26例.138例患者中,126例治愈,治愈率为91.3%.随访良性肿瘤中1例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局部控制率为99.1% (111/112),恶性肿瘤3年生存率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 (18/26)和88.5%(23/26),术后淋巴结转移率19.2% (5/26).术中快速冰冻与术后常规病理符合率85.5%(118/138例).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以改良术式为基本术式,采用腮腺浅叶肿瘤瘤体外0.5 ~1.0 cm的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根据肿瘤具体情况可改变为腮腺浅叶扩大切除术或腮腺全切除术.快速冰冻是腮腺手术中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不可复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某院校师生牙髓炎188例(患牙255颗)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患牙166颗)和对照组74例(患牙89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法根管治疗法。治疗后1周、2年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疼痛反应及急症反应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当天及1周内平均疼痛次数为(5.42±0.83)次少于对照组的(20.56±1.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急症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根管治疗法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短期急症反应轻、治疗时间缩短,长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连续给药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CD3+、CD4+细胞数和CD47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将我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配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贺维力)联合胸腺肽α1(基泰)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 po qd)治疗,治疗组25例联合胸腺肽α1(1.6mg ihbiw)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结果治疗组各个阶段的肝功复常率、HBVDNA阴转率、48周时的HBs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肝功复常率、HBVDNA及HBsAg阴转率,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996.
<正>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相应增多,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日渐增多。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或反复大量出血直接危及受术者的生命安全,且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晚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四军医大学在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自修课程时,实施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改革包括转变师生的“教”与“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辅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改革考试方式,全程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自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中医治疗白癜风证型和方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白癜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选取1994~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白癜风含证型或方药的文献,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标准化整理,通过频度分析总结证型、方剂和药物特点,统计被文献引用频次和频率,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白癜风常见证型有:肝肾阴虚17.02%、瘀血阻络10.63%、肝郁气滞10.63%、气血不和8.51%、脾气虚弱6.38%、阴虚内热4.26%、血热风热4.26%、血虚风燥4.26%、寒湿阻络4.26%、气虚血瘀4.26%。证候病位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肝46.88%、肾34.38%、脾18.74%。证候虚实中虚证占45.28%、实证占54.72%。成方有23个,其中二至丸、通窍活血汤、玉屏风散、补阳还五汤汤占48%。用药共196种,频次为1046。按功效归分为42类,进一步合并为20大类:补虚药排第一位,活血化瘀药次之,再次为解表药,它们共占所有用药的63%。结论中医诊治白癜风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白癜风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对白癜风治疗要从多方面进行辨证,注意调节情志及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1年10~12月收治的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装备DSA的手术室局麻后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人工导管,以内支架固定于动脉壁上,将血液与瘤壁隔绝,针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结果 5例患者主动脉内支架均置入成功,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反应,1例患者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塞,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准备实施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血压和疼痛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夹层撕裂,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相关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术中配合及体会。方法对26例需行肠内营养(EN)的患者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予以配合及指导,观察置管成功率。结果 2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85±3)cm。结论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掌握技巧,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置入空肠营养管,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利于提高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