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报告 12 0例眼损伤的部位、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 12 0例眼损伤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 97例 ,女 2 3例 ,右眼 6 1例 ,左眼 4 7例 ,双眼 12例。眼睑裂伤合并泪小管断裂 11眼 ;结角膜化学伤 11眼 ;结角膜热灼伤 3眼 ;下直肌断离 1眼 ;角巩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球内异物、球后异物等 5 5眼 ;撞伤性前房积血、虹膜根部离断、房角后退、晶体脱位等 4 1眼 ;眼球挫伤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眼 ;眶骨暴裂性骨折 3眼 ;视神经挫伤 4眼。结果 :复诊 3个月 ,泪小管断裂 10眼泪道通畅。 1眼拔管后阻塞。下直肌断裂复位后复视消失。其它各类眼外伤矫正视力 1.0以上 4 9眼 ,0 .6~ 0 .8者 2 6眼 ,0 .3~ 0 .5者 2 3眼 ,0 .0 5~ 0 .2 0者 12眼 ,指数 / 30cm 1眼 ,光感 3眼 ,光感消失 3眼 ,眼球摘除植入义眼座 3眼。结论 :眼损伤致盲率高 ,应引起高度重视 ,要以预防为主 ,发生眼损伤后及时就诊 ,努力保护和修复眼内组织 ,为复明创造条件 ,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双手夹持取核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55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用宝石刀在角膜缘9∶30~11∶30区域做隧道切口,深约0.3mm,长约6~7mm,宽约3mm,内口比外口宽,环形撕囊,水分离晶体与囊袋,转动晶体核至前房,用注水的晶体匙和晶体调位钩双手夹持住晶体核,从隧道缓缓托出晶体核,吸出残留的晶体皮质,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手术时间为10~15分钟,术后第一天矫正视力≥0.5者32只眼,占54%,一个月矫正视力≥1.0者42只眼,占70%。术后第一天和三个月角膜地形图检查平均散光为0.63±0.41和0.54±0.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并发症为晶体后囊破裂3例,黄斑囊样水肿2例。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双手夹持取核法比单手托核法操作更加容易可靠,手术时间短,可避免晶体核触及角膜内皮和虹膜,不会直接引起角膜内皮和虹膜的损伤,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费用较超声乳化低廉,易于为普通百姓接受。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氟康唑滴眼和结膜下注射,重症患者静脉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结果随访15例患者2个月,¨例角膜溃疡愈合,可见薄翳或白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角膜溃疡面积缩小;好转1例,溃疡面积部分愈合,前房积脓消失;重者4例中3例因病程长,经综合治疗不见好转而行角膜移植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而愈,1例炎症控制,溃疡愈合.治疗时间为21~56d.结论氟康唑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有效. 相似文献
27.
51例后天麻痹性斜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天麻痹性斜视为临床常见病。往往发病急骤,常以复视为典型主症状就诊。由于导致眼外肌麻痹的病因较多,故寻找病因非常重要。现将我院1989~2001年临床所见的51例眼外肌麻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2000年6~7月对某军队院校在职高中级干部进行了营养评价和健康状况调查,以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和存在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为今后对他们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9岁.1998年10月因眼外斜4年首诊,查视力:右0.4,左0.5,散瞳后检影右-1.00 DS -2.00 DC×180°,左-0.5 DS -1.75 DC×180°.眼位:33 cm及6m照影-10°,外眼及眼底(-).诊断为(1)共同性外斜视;(2)复性近视散光.配镜.半年后复查并收住院.查眼位:33 cm及6m照影-10°,单眼遮盖后-1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