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为契机,通过对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研与剖析,反思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该专业的设置标准,以期加快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2.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对技术的牢固掌握和综合应用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长。学生如何才能掌握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美容技术,毕业后适应社会环境?这取决于学校育人工作的质量。那么,高校应如何设置课程,培养适应行业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医疗美容应用型技术人才呢?首先,必须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和把握该行业的"技术"。  相似文献   
43.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教育的实践经验表明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又是学生形成高尚完美品格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已培养起来的学习动机 ,要使它真正变成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 ,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之激发起来。在此 ,粗浅地介绍一下自己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及一些想法。1 使学生明确每个课题的学习目的与意义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之前 ,应向学生讲明课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对改变<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因而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保姆式、注入式等已不能适应当代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已成为必要与急需。而《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尽管只有 30学时 ,但是对于《护理心理学》的学习 ,将有助于学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白桦脂醇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SF-1)相关抗衰老基因 mRNA 的调控作用,探讨白桦脂醇对皮肤皱纹的修复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组,白桦脂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Col)、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MP)1和2、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M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雌二醇组与白桦脂醇中剂量组细胞增殖率[(0.455±0.037)、(0.445±0.040)比(0.385±0.601)]增高(P<0.05);ColⅠmRNA[(0.960±0.012)、(0.929±0.015)比(0.842±0.014)],Col Ⅲ mRNA[(0.892±0.009)、(0.824±0.022)比(0.768±0.025)]、TIMP-1 mRNA[(0.938±0.026)、(0.878±0.035)比(0.796±0.022)]、TIMP-2 mRNA[(0.557±0.025)、(0.506±0.036)比(0.436±0.06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白桦脂醇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提高Col合成及相关蛋白酶的表达等途径发挥对皱纹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光老化的保护作用及相关炎症因子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甘草次酸作用于Ha Ca T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筛选出药物最佳有效浓度;用30 m J·cm-2的UVB照射Ha Ca 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用3个不同浓度的甘草次酸作用于光老化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光老化Ha Ca T细胞增殖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分别检测甘草次酸对光老化Ha Ca T细胞中GSH-Px,CAT和LDH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甘草次酸对光老化Ha Ca T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筛选出1×10-7,1×10-6,1×10-5mol·L-1甘草次酸为最佳有效浓度。与空白组比较,UVB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GSH-Px,CAT活性显著降低,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UVB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甘草次酸+UVB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上升(P0.01),GSH-Px,CAT活性显著上升,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甘草次酸可通过提高GSH-Px,CAT活性,降低LDH活性,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从而抑制UVB诱导Ha Ca T细胞光老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检测样品中的内毒素含量。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凝胶限度试验、凝胶半定量试验)。结果选用λ为0.5 EU/ml的鲎试剂,采用凝胶限度法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样品经稀释至80倍或以上稀释度后对内毒素检查均无干扰,确定该疫苗的内毒素限度值为40 EU/ml[即20 EU/剂(0.5 ml)]。凝胶限度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每1 ml中含内毒素的量均小于40EU,即每1次人用剂量(0.5 ml)中含内毒素的量均小于20 EU。凝胶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1人份规格疫苗中含内毒素的量为2.50~10.00 EU/ml(平均5.36 EU/ml);5人份规格疫苗中含内毒素的量为1.50~6.00 EU/ml(平均3.02 EU/ml)。结论凝胶法两种试验均可用于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与凝胶半定量试验相比,凝胶限度试验更为简便、且易于操作;采用凝胶限度法本研究建立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凝胶半定量法测定结果用准确数据显示该疫苗的内毒素含量均在人体安全限度以内。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活性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与"当归类"药材的产地、性状、质量和品种的相关性,应用HPLC-DAD-MS测定了30份不同产地的中国当归,6份日本当归,4份韩国当归和4份欧洲当归样品中Z-藁本内酯和E-藁本内酯的含量,以 Z-和E-藁本内酯的含量之和为指标进行样品间比较。中国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藁本内酯的质量分数为5.63~24.53 mg·g,样品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11.02 mg·g-1(n=30)。其中,云南、四川、甘肃和陕西产当归中藁本内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90(n=6),12.51(n=6),10.04(n=13),5.631 mg·g-1 (n=1);同一省内各县产的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也有差异。药材性状以当归小、侧根多而细、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藁本内酯的含量高。6份日本当归A. acutilobaA. acutiloba var. sugiyamae和2份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中藁本内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n=6),2.78 mg·g-1 (n=2),为中国当归的9.12%,25.23%。4份韩国当归A. gigas和2份欧洲当归A. archangelica中未检测到藁本内酯。由此可见,不同产地中国当归的性状不同,藁本内酯的含量和药材质量也有差异;中、日、韩和欧洲当归原植物的来源不同,藁本内酯等活性成分有显著差异,其功效也会不同,不宜替代、混淆用药。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并用30 mJ·cm~(-2)的UVB照射模型组和黄芩素组,建立光老化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筛选黄芩素的有效安全浓度,并测定黄芩素对光老化HaCa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活性氧自由基(ROS)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中ROS含量;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为最佳有效安全浓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10~(-7),1×10~(-6),1×10~(-5)mol·L~(-1)黄芩素组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黄芩素可以通过降低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调控Bcl-2家族中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凋亡相关细胞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抑制UVB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0.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已成势在必行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创新路径尤为重要,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对此,课程组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顶层-基层”联动机制的支持下,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主体,与中药制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特色相结合,构建系统的“1+2+3+4”中药制药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多形式、多通道、师生互动的闭环的教学过程,完善学校在课程思政教改中的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