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类以来,全球已经历了3年的大流行,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回顾了3年来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系统地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特点、病毒特性、疾病特征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发展变化情况,重点讨论在新形势下防控策略调整的必要性所需考虑的综合因素,包括病毒传播特性、免疫屏障、疾病负担和危害、药物治疗等。围绕资源准备、监测体系建立、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健康宣传等方面提出新阶段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对建议,为今后新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高温热浪期间所采取的适应行为现状,分析适应行为与中暑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 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623名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学特征、对热浪的认知、热浪期间的自发性适应行为及过去1年是否发生过中暑。采用χ2检验对各组率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适应行为与中暑关系。结果 深圳市居民对热浪知晓率为69.5%,居民风险评估平均得分为(3.53±1.05)分;热浪期间,有621人采取至少1项适应行为,其中“多喝水”这一行为使用率最高(9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浪期间“外出乘坐空调车”、“多喝水”、“穿浅色衣服”和“减少户外活动”为居民发生中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深圳市居民对热浪知晓率较高,且绝大多数居民在热浪期间采取了适应行为,部分适应行为对防止发生中暑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法应用于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早期预警的效果,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为研究范围,以街道行政区域为研究尺度,使用SaTScan软件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对深圳市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逐日模拟预警。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大疫情系统)上报的病例个案信息、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深圳系统)上报的聚集性疫情事件,核实模拟预警信息的真实性,计算模型的灵敏度、错误预警率、暴发探测时间、预警提前时间等指标。比较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和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时间序列模型、时空序列模型预警效果的差异。 结果 深圳系统2012年共上报29宗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事件,共计纳入深圳市2011年12月3日—2012年12月31日的流行性腮腺炎分析病例9 756例,累计分析366次,其中P≤0.05的预警信号数为88条,被确认为阳性信号的有16次,模型的灵敏度为55.17%(16/29),错误预警率为81.82%(72/88)。暴发探测时间在0~22 d之间,平均6.25 d,中位数为4 d。预警提前时间在-12~41 d之间,平均9.75 d,中位数为5.5 d。CIDARS中2012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发出319次,被判断阳性的2次,灵敏度为6.90%(2/29),错误预警率为99.37%(315/317),时空序列预警信号发出208次,被判断阳性3次,灵敏度为10.34%(3/29),错误预警率为98.56%(205/208)。时空重排扫描模型信号数比大疫情系统时间序列模型和时空序列模型预警分别下降72.41%和57.69%。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灵敏度显著高于大疫情系统中时间序列模型(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P<0.001)。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的错误预警率显著低于CIDARS时间序列(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的错误预警率(P<0.001)。 结论 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在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中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深圳市丙肝发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丙肝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2008—2017年报告的深圳市丙肝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8—2017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数18 671例,发病率在14.16/10万~22.3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18.54/10万,呈现出无死亡、无聚集性疫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的散发特征,但总体发病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深圳市0岁组年发病数维持在15例左右,10岁组以下的发病占到全部病例数的1.2%。深圳市丙肝发病人群主要以家务待业及工人为主。结论 深圳市丙肝的发病主要以青壮年劳务工和家务待业人群为主;同时,母婴传播也是深圳市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持续开展针对流动人群丙肝感染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的干预,增强其防范意识,降低行为风险以及开展母婴阻断是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丙肝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开展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辖区内88家托幼机构进行现场采样和试验室检测。结果 88家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6.53%,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保教人员手、玩具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分别为95.45%、96.21%、96.02%、98.29%和93.18%;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6.50%;幼儿数在50~100人之间和幼儿数≥200人合格率分别为95.92%和96.59%;省级、市级、区级和规范化托幼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9.05%、96.47%、99.21%和95.48%。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没有达到100%,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广东省深圳市2010年首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体型别鉴定,从而追踪其病原的可能来源。 方法 先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再用细胞培养方法从粪便和咽拭子标本中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毒株提取核酸后,用普通RT-PCR方法分别扩增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的VP1区全长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测定结果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肠道病毒株A、B、C基因型代表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 结果 该病例的2份标本均为EV71核酸阳性,Cox A16核酸阴性;毒株基因经过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确定该病例病原体为EV71 C4亚型。 结论 2010年深圳市首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病原体为EV71的C4亚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采血进行抗-HCV检测,分析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深圳市戒毒人员1 002人,男女性别比为32.4∶1。平均年龄(35.0 ± 7.7)岁,以21~45岁的青壮年人群为主,占89.5%(897/1 002)。职业以无业为主,占45.0%(451/10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1.7%,非深圳户籍占88.4%。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HCV阳性率为50.5%,年龄(OR=1.027)、户籍(OR=1.722)和共用注射器(OR=2.822)是抗-HCV阳性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户籍为非深圳户籍、共用注射器的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丙肝的重要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深圳市吸毒人群丙肝防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医院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患者的病原构成特征,为辖区病毒性腹泻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至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疾病病原学哨点监测医院报告的监测病例信息。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4种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检测。 结果 共采集411份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0.63%,其中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2.38%,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33%;病原谱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合占92.81%),2016年构成比诺如病毒超过轮状病毒。人群特征方面,男性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8.40%,女性样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3.68%,不同性别样品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儿童(<15岁)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7.40%,显著高于成人(≥15岁)的34.70%(χ2=6.833,P=0.009),儿童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8.13%,显著高于成人的17.35%(χ2=6.835,P=0.009),诺如病毒、其他病毒则年龄差异不明显;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病毒谱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时间特征方面,总体病毒阳性检出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冬春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χ2=38.560,P<0.001),轮状病毒常年有检出而其他病毒(星状病毒或肠道腺病毒)夏季无检出,但阳性高峰均在冬春季节,诺如病毒则季节变化不明显,但2016年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χ2=8.062,P=0.045);不同季度病原谱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8.413,P=0.003),冬春季节轮状病毒为主,夏秋季节诺如病毒为主,不同年份病原谱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冬春季是深圳市龙华区食源性所致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儿童(<15岁)为相对高危人群,病原谱主要是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龙华区应针对以上特点进行针对性防控,提高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加快诺如病毒疫苗研制,倡导居民养成健康的饮食、饮水、个人卫生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