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目的为保证结果判断的一致性和提高统计效率,设计能自动计算精密度各项指标和进行最终结论判读的评价表格。方法利用EXCEL2007强大的计算统计功能和开放的VBA编程功能,主要涉及的函数有OFFSET函数,SQRT函数,SUMXMY2函数,POWER函数、LOOKUP函数和IF函数。结果在实验数据录入的基础上,自动计算精密度评价的各项指标(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室内精密度),并根据各项指标计算结果进行结论判断,得出精密度评价的最终结论。结论精密度评价表格保证了结果判读的一致性和提高了统计效率,减轻了课题参与人员的计算工作量,提高了对课题的依从性,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70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数量和型别分布,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最新CanPatrolTM CTCs分型检测技术,基于滤膜法收集2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通过RNA原位杂交、分支DNA技术对循环肿瘤细胞内的上皮、间质标志物mRNA进行荧光检测,将CTCs分成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期和是否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 9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出CTCs,3个型别里混合型CTCs检出比例最高.总CTCs,上皮型、混合型、间质型CTCs数量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间质型CTCs是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数量和分型均有重要价值,其中间质型CTCs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期及远处转移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03.
〔摘 要〕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对孕产妇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珠海市人民医院接 受检查的 60 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并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 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阴道助产率低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孕产妇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率、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会对孕产妇的 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类孕产妇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加以护理干预,以降 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切实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04.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实施中西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α酮酸进行治疗,临床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固元健肾散进行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疗效及主要肾功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86.3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1.90%(P<0.05)。两组治疗前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24h尿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及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临床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实施中西结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05.
吴金秀  罗采芹 《江西医药》2011,46(6):589-590
近年来多数医院以及管理部门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预防作为工作的重点,对护士的职业暴露尤其是锐器伤关注甚少,为此作者对50例曾在或正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06.
目的研究毛细管-单链构象多态性(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CE-SSCP)分析技术鉴定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可行性,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新方法。方法选取7种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在其16S rRNA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PCR产物进行CE-SSCP分析,依靠CE-SSCP图谱来鉴定病原菌。结果通用引物能够扩增出7种病原菌;CE-SSCP分析后每种菌具有不同出峰时间:大肠杆菌(3999);金黄色葡萄球菌(4082);铜绿假单胞菌(3958);表皮葡萄球菌(4063);肺炎链球菌(4055);肺炎克雷伯菌(3980);粪肠球菌(4166)。结论采用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简便、快速地鉴定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707.
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医学检验的临床实习教学现状与培养合格检验医师的要求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实习条件、学生及带教教师素质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必须合理设置临床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这对全面提高实习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8.
茎环分子探针液相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315codon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茎环分子探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katG315codon点突变,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直接观测液相中探针与katG315codon扩增产物杂交后的荧光信号,并与测序结果比较以验证该检测方法.方法 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katG基因包含315codon的茎环分子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分子信标芯片检测方法;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作比较.结果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到结核标准株及耐异烟肼PCR产物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株耐异烟肼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异烟肼组315codon突变检出率为44%,茎环分子探针检测方法与测序法符合率97.5%.结论 茎环分子探针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荧光分光光度计液相荧光检测方法与测序法符合率较好.  相似文献   
709.
91例汶川地震受伤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送入医院的91例地震受伤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指导地震受伤患者的后续抗感染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地震受伤患者的伤口分泌物、痰液、尿液、血液、组织、粪便等标本分别接种相应培养基进行需氧、厌氧和真菌培养,分离菌株用VITEK GN或GP测试卡进行鉴定,真菌用API 20C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转送入医院的155例地震受伤患者中9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8.7%,以60岁老年人居多;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49.5%)、伤口感染(30.0%)和尿路感染(6.6%)为主;分离的9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6株(61.5%)、革兰阳性菌20株(22.0%)、真菌12株(13.2%);分离阳性率较高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3.2%)、真菌(13.2%),不动杆菌属(11.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0%)、肠球菌属(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除铜绿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外,对亚胺培南及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大多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新型抗菌药物均敏感;真菌药敏情况比较理想,对大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 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指导地震受伤患者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10.
69例真菌血症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 对真菌性血液感染常见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状况及真菌血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69例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5%的真菌血症患者患有≥2种的基础疾病,50.0%患者均有导管留置,而且患者在血培养采样前1周内均不同程度使用抗菌药物;69例真菌血症中,53例(76.8%)与假丝酵母菌属有关,但仅18例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真菌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44.9%;不同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真菌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严重者,由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导致的败血症在真菌血症中占很大比例;部分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应重视对血液真菌感染患者的检测及合理用药,以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