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内服补肾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内服补肾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专用软件Revman4.2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客观评价内服补肾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结果检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篇。纳入文献质量7篇为C级,1篇为B级,Jadad评分为1分的6篇,2分的1篇,4分的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肾类中药和行为疗法相结合,则治愈率优于西医组,而好转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用补肾类中药,治愈率和好转率均与西医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纯内服补肾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不肯定,而与行为疗法相结合治愈率优于西医组;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为C级和B级证据,有待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2.
房明东;常克;陈炜;李忠旭 《中医杂志》2015,56(19):1630-1634
川派儿科在全国中医儿科界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川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创新的探索中,川派儿科学派逐渐形成了各自较为鲜明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如徐氏儿科善治胎疾,寇氏儿科善调疳积,王氏儿科善用外治,肖氏儿科善疗咳喘,吴氏儿科善医肾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走访调查,选取12支较为公认的川派儿科学派,分别为王氏儿科、胡氏儿科、寇氏儿科、熊氏儿科、王氏儿科、肖氏儿科、徐氏儿科、曾氏儿科、张氏儿科、冯氏儿科、赵氏儿科、吴氏儿科,重点对学派创始人生平、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47.
48.
目的观察中药真武汤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24h尿白蛋白排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对照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口服,两组均以四周为一疗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24h尿总蛋白含量、血浆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检测。结果两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p〈O.05),但真武汤治疗组疗效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结论真武汤治疗肾病降尿蛋白疗效明显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可见真武汤可显著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白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