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EGLN1基因两个位点多态性与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坡  范杰  席焕久 《解剖学报》2013,44(3):419-422
目的 探讨西藏藏族人群EGLN1基因2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79200(C/T)、rs480902(T/C)多态性与高原低氧适应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世居西藏拉萨藏族150人及辽宁汉族150人的血样,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
术检测EGLN1基因2个SNP位点,分析其多态性特征。结果 rs479200位点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71.33%和38.17%,
rs480902位点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66.67%和3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s479200位点TT、TC和CC基因
型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6.67%和56.67%、29.33%和33.33%、64%和10%,rs480902位点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
60.67%和9.33%、30.66%和28.67%、8.67%和62%。两位点TC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和CC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
结论 EGLN1基因rs479200(C/T)和rs480902(T/C)SNP位点多态性与西藏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存在相关性。rs479200位点的CC基因型和
rs480902位点的TT基因型可能更有利于适应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82.
刘堃  肖艳杰  席焕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391-392,395
目的 探讨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及建立身高与相关因素模型,为预测藏族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西藏拉萨和那曲2个地区5所中学和3所小学的942名藏族青少年,对体质发育指标进行测量,对体重、坐高、足高、手长与身高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最优拟合优度的回归模型.结果 藏族青少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体重、坐高、足高、手长、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体重、坐高、手长分别与身高呈显著线性相关,部分年龄组足高与身高显著相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建立的身高与坐高、足高、手长多元回归模型有显著意义.结论 藏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用体重、坐高、足高、手长预测身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一、医学专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医学专科教育体制是我国所特有的高等医学教育层次。近年来,菲律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发展医学专科教育。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提高人脑胶质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效果 ,探索治疗脑胶质瘤的新途径。方法 用人参皂甙 (GS)、抗CD3单抗 (CD3 )和 IL-2共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诱导、扩增新型抗胶质瘤效应细胞 GS-CD3 AK细胞 ,并与 CD3 AK细胞在某些生物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 两组效应细胞增殖曲线均于第 6天达高峰 ,峰值可见 GS-CD3 AK细胞 >CD3 AK细胞 (P <0 .0 5 ) ;GS-CD3 AK细胞扩增倍数明显高于 CD3 AK细胞 (P <0 .0 5 ) ;两组效应细胞于培养的第 6天所测得的杀伤恶性脑胶质瘤细胞 BT3 2 5活性可见 GS-CD3 AK细胞 >CD3 AK细胞 (P <0 .0 5 )。结论 GS、CD3和 IL-2具有协同增强作用 ,使 GS-CD3 AK细胞成为较 CD3 AK细胞增殖能力、杀伤活性更强的免疫效应细胞 ,且 IL-2用量减少 ,为胶质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西藏地区与辽宁地区健康成年人跟骨骨密度、骨质疏松患病率之间的差异,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Achilles Express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西藏健康成年人614例(男358例,女256例)和辽宁健康成年人624例(男361例,女263例)进行测定。按民族、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并且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和辽宁地区成人骨密度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西藏地区成人无论男性与女性大部分年龄段骨密度值均高于辽宁地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均低于辽宁地区。结论:使用超声跟骨骨密度仪获得的西藏和辽宁地区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有指导意义,西藏和辽宁地区健康成人的骨密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测量身高、体质量、围度和皮褶厚度等指标,建立评估藏族男性青少年体脂含量(BF%)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方法:选择拉萨市10~19岁藏族男性青少年共532人,手动测量各项指标,并利用生物电抗阻分析法测量出受试者的体脂含量,结合所测指标建立方程。结果:藏族男性青少年体脂含量回归方程分别为,BF%(10~13岁)=19.119+0.536×体质量(kg)+0.235×腹部皮褶(mm)-0.207×身高(cm)+0.267×肩胛下皮褶(mm),BF%(14~16岁)=54.841+0.350×腋中皮褶(mm)-3.761×年龄(y)+0.273×体质量(kg),BF%(17~19岁)=-17.553+0.351×体质量(kg)+0.131×腹部皮褶(mm)+0.374×肱二头肌皮褶(mm)+0.090×腰围(cm)。结论:经验证所建方程可靠,可为评估藏族男性青少年体脂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br# 中国北方汉语族群汉族成人的体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等10项指标,并应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 结果 甘肃省、河北省男性体型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为主,河南省、陕西省男性的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辽宁省男性以内胚层 中胚层均衡型为主;5省汉族女性的体型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 结论 北方汉语方言族群汉族成人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北方汉语方言区的3个次方言区的汉族群体已呈现出一定的体型差异,但不同区域的汉族群体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与南方汉族人身高和身体比例的差异。方法:2009年~2013年在67个地区按照Martin等和《人体测量方法》规定的方法,测量了26 952例汉族成年人(乡村汉族16 501例,城市汉族10 451例)的身高等5项指标值,计算了身高下肢长指数等3项指标指数,比较了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身材高度和身体比例的差异。结果:北方汉族的身高、坐高、下肢全长均大于南方汉族。北方乡村汉族的身高下肢长指数、下身长坐高指数值也大于南方乡村汉族。北方城市汉族的身高下肢长指数也大于南方乡村汉族。结论:北方汉族下肢全长在身高中的比例超过了南方汉族,而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小于或接近南方汉族。在整个身材比例上,北方汉族下肢显得更长些,躯干显得更短些。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常人的手掌长度、宽度和厚度等特征,为补充体育科学、体质人类学基础资料和相关临床(行为)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利用活体测量法,选择拉萨市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有效调查对象216例,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2.12±3.06)岁,其中男性136例(藏族64例,汉族72例),女性80例(藏族40例,汉族40例)。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被试者左侧手长、指长和掌长等27项直接测量指标;通过手长和手宽计算手长宽指数和手面积等2项间接指标。结果藏族男性与汉族男性比较,手长、掌厚和手长宽指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0.01);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比较,手长、手背长、手宽、掌长、掌宽、拇指长、示指长、中指长、环指长、小指长、拇指指关节宽、中指近侧指关节宽、中指远侧指关节宽、环指近侧指关节宽、中指近侧指关节厚和手面积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0.01)。藏族青年掌指形态不同性别间比较,除掌厚、掌尺侧厚和手长宽指数外(P>0.05),其他测量指标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0.01);汉族青年掌指形态不同性别间比较,除掌宽和手长宽指数外(P>0.05),其他测量指标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0.01)。结论藏族男青年的掌指形态较汉族呈现出手掌较厚和手长略短的特点,藏族女青年的掌指形态在长度、宽度和厚度上小于汉族女青年。女性掌指形态在长度、宽度和厚度上均小于男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西藏藏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并与其他不同人群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CR的方法,对125名西藏拉萨市藏族人群IL-1Ra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与其他不同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藏藏族人群IL-1Ra位点基因型以A1/A1纯合子型最为多见(频率为90.40%),A1/A2杂合子型次之(频率为9.60%),A2/A2纯合子型未检测到;其等位基因分布也是以A1等位基因最为多见 (频率为95.20%),其次为A2等位基因(频率为4.80%).西藏藏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美国人、德国人、非洲白人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亚洲人群包括日本人和中国汉族差异较小.结论:西藏拉萨市藏族人群中IL-1Ra位点以A1等位基因为主,其多态性分布与其他人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IL-1R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