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了解陕西省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流行株的基因型和人群抗体水平。方法采集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针对分离到的MuV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c 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健康人群腮腺炎IgG抗体。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55份,分离出腮腺炎病毒6株,均为F基因型。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66.08%。IgG抗体含量和阳性率均为1.5岁组最低,分别为236.88 U/mL和37.04%,以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腮腺炎流行是由F基因型MuV引起,健康儿童腮腺炎免疫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株(mumpsvirus,MuV)的基因型别。方法采集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MuV小疏水蛋白(smallhydrophobicprotein,SH)基因31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e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从47份腮腺炎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10株,分离率为21.3%,其中5株为F基因型,5株为G基因型。结论F基因型、G基因型两种腮腺炎病毒在陕西省流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掌握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的县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①被调查儿童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2.9%,最低年龄段为88.7%,最高年龄段为94.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23国际单位/毫升(IU/ml),GMC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②四种疫苗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差较大,最高的为100.0%,最低的仅为78.6%.③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调查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92.4%、88.7%.④麻疹抗体阳性率与此次接种率调查结果 明显的不一致.⑤麻疹减毒活疫苗(MV)初次免疫合格和不合格儿童之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调查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麻疹抗体GMC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儿童MV的接种率不能客观反映儿童麻疹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住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及临床特点,为其病原学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1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集患儿咽拭子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应用病毒分离、细菌培养、飞行时间质谱和PCR/RT-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核酸和蛋白质谱。...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中国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进行深入分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Poisson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报告事件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2004—202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5 229起,总体呈波动性下降;报告事件总数居前5位的地区是重庆、湖南、...  相似文献   
37.
2003年3~6月,重庆市先后诊断3例SARS病例和8例疑似病例,本文对这11例采样标本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腮腺炎发病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的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4~2006年腮腺炎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45/10万、22.40/10万、20.76/10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15岁儿童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9.77%、87.87%、85.15%,其中5~9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9.16%、46.90%、43.26%。中国2004~2006年MuV为F基因型,MuV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4%~100%。结论应加强腮腺炎病毒学、流行病学监测,预防控制腮腺炎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39.
并殖吸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并殖吸虫俗称肺吸虫 ,某些虫种可寄生于人体引起并殖吸虫病 (肺吸虫病 )。从生物分类地位看 ,并殖吸虫隶属于生物的真核总界、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  自 1879年 ,Ringer在中国台湾从一具葡萄牙水手尸体肺脏内首次检出并殖吸虫 ,至今人类研究并殖吸虫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陈心陶 (1975 )曾概括地将并殖吸虫分类学研究划分为 3个时期 :①由Diesing (1880 )至Ameel (1934) ,这个时期有关并殖吸虫的分类以成虫形态为依据 ,特别是体棘的形态和排列被看为可靠的特征 ,此期间共报告了 5个新种 ;② 19…  相似文献   
40.
目的:阐明2011年甘肃省幼儿急疹病例中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对2011年甘肃省收集的169份幼儿急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HHV-6初筛,对HHV-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