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的适应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71例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不满意的ⅢC~Ⅳ期卵巢上皮癌(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资料。A组(n=41)初次减灭术后单纯化疗6~8疗程;B组(n=30)经3~4个疗程化疗后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然后继续化疗4~6疗程。化疗方案均为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和疗程无差异。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及生存情况,以及B组患者IDS术前CA125、B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对应关系,总结IDS的适应证。结果:B组30例患者中23例(76.7%)最终达到满意减瘤,共有11例术后病理结果为阴性,术前CA125或B超对病理结果阳性预测的敏感度差,CA125的特异性达100%。CA125联合B超的预测准确率为70%。A、B组的五年生存率(P=0.790)、OS(P=0.254)和PFS(P=0.289)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中无肉眼残留病灶患者的PFS和OS较A组有明显延长的趋势。结论: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适应证是: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采用"基本术式",3个疗程化疗后部分缓解,CA125仍异常;或CA125恢复正常,最好经PET-CT或增强CT明确有残留病灶。残留病灶有可能通过再次手术切除干净,达到无肉眼残留,这部分患者有可能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2.
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无肉眼残留病灶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能改善部分复发患者的生存期。该文探讨了手术治疗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发症、适宜人群、病人转归及特殊部位复发灶的手术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2例就诊于妇科,6例就诊于血管外科;中位数年龄为45岁,主诉以月经改变、腹痛及运动后黑朦为主。术前影像学检查如彩色超声、MRI、CT、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初步提示该疾病,8例术前提示此诊断。1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血管外科就诊的患者中2例行盆腔肿物切除术,4例行下腔静脉(心房)病变切除术,妇科手术范围包括7例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既往曾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切除子宫外病灶后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1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均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术后均未药物治疗,平均随访34.7个月,一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并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  相似文献   
44.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卵巢所处位置为盆腔深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数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30% ~ 40%.对于晚期卵巢癌(包括原发腹膜癌、输卵管癌),目前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以紫杉醇+铂类(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目前已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晚期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多处盆腹腔组织器官的种植转移或肝、肺等远处转移,使得手术难以进行,一味追求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又往往造成手术范围扩大,使得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45.
病历摘要 例1患者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近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阵发性轻微隐痛;2年前B超检查发现2个子宫肌瘤,直径均约2 cm;2006年4月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变性,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未减轻;发病以来无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排液.  相似文献   
46.
卵巢上皮性癌序贯化疗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不同化疗方案的序贯化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1月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规范化疗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1例,其中序贯化疗组11例,应用化疗方案为TP和/或CAP和/或IAP;常规化疗组30例,应用化疗方案为TP或CAP,比较化疗毒性反应、反应率、无疾病进展期和总生存时间。结果①两组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术后残留病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序贯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和总缓解率(CR+PR)分别为57.1%、23.8X和81.oH,常规化疗组的CR、PR和CR+PR分别为55.3%、23.4%和78.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序贯化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1个月和60个月,常规化疗组分别为30个月和59个月,较常规化疗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④序贯化疗组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症4例,占36.36%,常规化疗组发生10例,占3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系统化疗毒性反应主要为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序贯化疗组发生3~4级神经系统毒性反应1例(9.09%),常规化疗组6例(20%)。结论序贯化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且毒性反应减少,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后用于卵巢癌一线化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异症组)46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36例、卵巢非内膜异位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组)60例和健康妇女(对照组)50例血清中HE4和CA125水平,结果以中位数表示.血清HFA和CA125正常值分别为0~150 pmo/L和0~35 kU/L,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其中任一指标高于正常上限即定为阳性.通过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诊断的准确性;以Mann-Whitney U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两项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卵巢内异症囊肿的价值.结果 (1)HE4水平:内异症、对照、良性肿瘤组妇女血清HE4水平分别为52.4、51.0、50.0 pmoL/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患者HE4水平为507.5 pmoL/L,与其他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125水平:卵巢癌、内异症、良性肿瘤及对照组妇女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743.0、84.9、15.4、11.5 kU/L,卵巢癌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项榆测结果:卵巢癌组以内异症组为参照时,HE4和CA125笛单项检测的AUC分别0.933和0.821,其特异度为95%时的敏感度分别为79.6%和49.0%;内异症组以对照组为参照时的AUC为0.453;以良性肿瘤组为参照时的AUC为0.496.(4)联合检测结果:卵巢癌组以内异症组为参照时,HE4联合CA125检测的AUC为0.936,其特异度为95%时的敏感度为81.0%.结论 HE4水平可作为卵巢内异症囊肿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HE4联合CA125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卵巢内异症囊肿和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机制,检测有不同侵袭力卵巢癌细胞的miR-NA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包含924条成熟miRNA探针的哺乳动物miRNA芯片V3.0杂交检测具有不同侵袭力的人卵巢乳头状腺癌SKOV3.ip1细胞与其母系SKOV3细胞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与cDNA芯片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miRNA芯片检测到39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miRNA,对比SKOV3细胞,SKOV3.ip1细胞中有11个miRNA表达上调和28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包括了hsa-miR-200a/b、-10b、-34a、-224、-148a等已知与侵袭转移相关的重要miRNA。比对cDNA芯片检测结果,提供了IG-FBP1、VEGFB、NME1等重要侵袭相关基因可能调控miRNA的机制。结论:卵巢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多个miRNA参与其中,担当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有望成为卵巢癌转移的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9.
病例摘要:患者45岁,因发现盆腔肿物6个月余,发热伴腹胀15d,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B超检查提示盆腔囊肿(大小不详),无不适,3个月前复查B超提示附件区囊性肿物仍存在,未见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收集POP合并有明显腰背痛和/或髋膝部疼痛的患者80例,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65~87岁,平均(70±1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先用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8周,此后采用阿仑膦酸钠连续治疗12个月,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2组均每日服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胶囊2000mg/d(含元素钙460mg,维生素D3400IU)。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分别测定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AS),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及股骨颈BMD测量。结果①治疗组治疗1、2、4、8周后,骨痛平均缓解率分别为46.72%69%84.72%93.45%,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平均提高率分别为8.61%、6.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POP患者的BMD,快速缓解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