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降主动脉-左下肺动脉分流建立的幼犬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取90d肺组织病理切片,应用鼠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抗体(α-actin)、及Dako二抗免疫组化检测,图像分析仪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分流犬左下肺动脉中膜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表达,右下肺动脉弱阳性,而对照组均呈阴性;分流犬左下肺动脉PCNA阳性信号表达明显多于右肺动脉,而右肺动脉及左上肺动脉仅有少量表达;增殖指数左下肺动脉内膜为33%,中膜11%,外膜7%,右下肺动脉仅为少量。结论 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实验犬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并与肺动脉压力高程度和肺血管重构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52.
华蟾毒精抗癌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建斌  崔勤  张雪  王文亮  蒋永培 《医学争鸣》2001,22(16):1504-1507
目的:了解中药成分华蟾毒精(cinobufagin,CBG)的体外抗癌活性及其主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华蟾毒精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毒作用,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BG作用后培养的SMMC-7721及HL-60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华蟾毒精有显的抗癌活性,对HL-60细胞的IC50为1.25ug.L^-1,对SMMC-7721细胞的IC50为2.72ug.L^-1,能非常显地减少HL-60,SMMC-7721细胞S期DNA含量及增值指数,诱导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华蟾毒精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结论:华蟾毒精有确切的抗癌作用,其作用产生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既能抑制癌细胞DNA的生物合成,又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3.
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成功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言 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开展极少,死亡率高.1998-11-18/1999-10-15我们成功地开展了5例生后7~27d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均恢复顺利.1 临床资料 本组5(男4,女1)例新生儿,年龄7~27(20±4)d,体质量3~5(3.6±1.1)kg,均生后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合并心衰,经体检发现有心脏杂音,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有4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为法乐三联症,1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矫治手术,分别进行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修补,…  相似文献   
54.
<正>变应性鼻炎(AR)是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1]。该病也是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AR伴有哮喘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巨大影响[2]。AR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严重者并发鼻息肉。2006年5月—2010年7月本院五官科门诊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季节性AR(SAR)200例,获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对婴儿体外循环(ECC)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行心脏手术符合研究条件的婴儿采用随机、双盲原则进行分组。组Ⅰ为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23±0.33)个月,平均体重(5.38±0.62)kg,ECC围术期不给予任何呼吸系统用药,术后常规呼吸机辅助;组Ⅱ为实验组,50例,平均年龄(5.51±0.43)个月,平均体重(5.26±0.22)kg,术前口服沐舒坦口服液[(15 mg/(kg.d),连用3 d],术中及术后给予沐舒坦注射液[(15mg/(kg.d),连用5d]微量泵持续泵人,术后并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15 mg/(kg.d),连用5 d]静脉注射及异丙托溴胺溶液200μg,气道吸入,4次/d,连用5 d。手术、麻醉、灌注、监护人员固定。检测指标:①呼吸力学指标:肺静态顺应性(Cstat)、平台压(P lat)、气道阻力(R);②肺表面活性物质(PS)相关蛋白:SP-B;③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等变化。检测时间点:①麻醉诱导后采基础值,②ECC后1 h,③术后24 h,④术后48 h。同时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住院天数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婴儿术前一般资料、ECC时间及阻闭时间无差异。但两组婴儿呼吸力学指标在ECC结束即出现明显改变,且以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主要表现为与基础值对比Cstat下降(P〈0.05),对照组Cstat术后1 h达最低点;两组PaO2及PaO2/F iO2在ECC结束时显著下降(P〈0.01),而实验组术后PaO2/F iO2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值(P〈0.05);两组婴儿围术期TNF-α、IL-1无显著变化,但对照组术后的SP-B较基础值显著下降(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婴儿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对ECC围术期婴儿呼吸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超滤在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13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术中应用常规超滤,超滤在心内操作基本结束且机体开始复温时进行。结果超滤后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比超滤前显著提高(P<0.01),超滤后尿素氮和肌酐浓度比超滤前稍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中应用超滤,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组织水肿,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57.
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留置时间4—7d时。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1%。留置时间8—14d的感染率为20.8%,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时间超过15d的患者,导管感染率为78.9%。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供者骨髓基质干细胞(MSC)输注在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术后的免疫调节及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的作用.方法 供者为近交系Wistar大鼠,受者为Fisher 344大鼠.处死供者后抽取其股骨和胫骨中骨髓,分离和培养MSC.通过混合淋巴细胞试验观察不同密度的MSC对异源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受者分为MSC输注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Msc输注组:将含有2×106个MSC的林格氏液分别于术前1周、术中及术后连续3 d经尾静脉注入受者体内;对照组:用与MSC输注组相同的方法在相同时间点注入不含MSC的林格氏液.术后第5天,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移植心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供者MSC可明显抑制异源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且MsC密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MSC输注组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γ干扰素的表达要显著低于对照组;MSC输注组Th2类细胞冈子IL-4和IL-10呈高表达,而对照组基本不表达.MSC输注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为(12.4±5.3)d,与对照组的(6.4±2.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注供者MSC可通过改变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向Th2偏移诱导受者产生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45例在CPB下行先心病手术患儿,(年龄≤3岁)随机分为3组:实验A组在CPB预充液中即给予奥美拉唑10 mg,实验B组于CPB结束时给予奥美拉唑10 m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3组均于术前、CPB 30 m in、CPB结束后、术后4 h、24 h进行胃液常规检查,并采集血液标本,ELISA法测定血清促胃液素。结果与CPB前比较:A组胃液pH于CPB结束后有明显升高,B组胃液pH于术后4 h有明显升高,C组胃液pH变化不明显。A、B、C 3组胃液红细胞计数及血清促胃液素与本组CPB前相比均有明显上升。与对照组(C组)相比:A组胃液pH于CPB结束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胃液红细胞计数则有明显下降,血清促胃液素于CPB 3 m in后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B组胃液pH于术后4、24 h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同时间点胃液红细胞计数与促胃液素则有明显降低。结论在CPB心脏手术中预充液中即加入奥美拉唑对胃肠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