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弯曲参数对镍钛根管锉的疲劳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镍钛锉折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支切割刃连续清晰完整的30号02锥度新镍钛锉(HER0642,MicroMega,法国),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设计60.和20.两种弯曲角度、5 mm和2 mm两种弯曲半径,使用ANSYS11.0 WorkBench软件作弯曲加载分析.观察拉压应力和切应力的分布、大小和变化.结果 镍钛锉在60.、2 mm及60.、5 mm弯曲条件下的最大拉压应力值均较大(分别为1274.20、980.48 MPa),最大切应力值亦较大(分别为38.16、42.48 MPa);而在20.、2 mm及20.、5 mm弯曲条件下的最大拉压应力值均较小(分别为533.37、493.56 MPa),最大切应力值也较小(分别为16.81、14.26 MPa).最大拉压应力均集中在弯曲起点附近器械表面的切割刃上,最大切应力集中在弯曲起点附近器械表面的沟槽底;最大拉压应力在锉内部表现为自切割刃表层向下方扩展,并从器械表面向核心方向递减;最大切应力在锉内部表现为自表面沟槽底向切割刃处和核心区扩展.结论 镍钛锉在弯曲条件下,拉压应力集中在弯曲起点附近器械表面的切割刃上,预示该区域疲劳折断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寡发酵链球菌和口腔中不同产酸能力的细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寡发酵链球菌糖代谢的生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寡发酵链球菌LDH的基因序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测出.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nbank数据库查找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LDH的基因序列,用BLAST软件对各细菌LDH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采用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ert Protein Analysis System,ExPASy)对寡发酵链球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LDH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结构域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并比较.结果 寡发酵链球菌LDH的基因序列共987个碱基对,与血链球菌相似性最高(89%),与变形链球菌的相似性为81%,与干酪乳杆菌相似性最低(70%);寡发酵链球菌LDH氨基酸序列与血链球菌的相似性高达96%,与变形链球菌相似性较低(86%),与干酪乳杆菌的相似性仅为66%;寡发酵链球菌LDH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跨膜区数目、二级结构的比例、结构域位置与其他3种细菌均相近,LDH的空间结构与变形链球菌、干酪乳杆菌明显不同,与血链球菌也有差异.结论 寡发酵链球菌LDH在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及空间结构上与变形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LDH生物学功能改变,不能产生乳酸的一个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横截面形态的机动根管预备器械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对根尖碎屑推出量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拔除的90颗单根管下颌前磨牙,共选取6种机动镍钛锉,按照器械横截面形态为等边三角形且三点接触根管壁的器械为参考,共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大横截面组,三点接触根管壁,顺时针连续旋转运动器械(ProTaper Universal(PTU));第二组为小横截面组,两点接触根管壁,顺时针连续旋转运动器械(ProTaper Nex t(PTN)、M3-L);第三组为中横截面组,三点接触根管壁,在本组内按照器械的运动方式,又分为A组,顺时针连续旋转运动器械(Hyflex CM(HF)、M3),和B组,智能化往复运动器械(Twisted File Adaptive(TFA));每种器械预备15颗离体牙根管。用预先称量的离心管收集根管预备过程中从根尖溢出的所有物质,烘干,再次称量,计算推出根尖孔碎屑的量。结果:所用6种镍钛锉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均有碎屑推出根尖孔。PTU根尖碎屑推出量最多(0.000330±0.000162g)(P<0.05);顺时针连续旋转运动的小横截面两点接触器械(PTN、M3-L)(0.000119±0.000016g)与中横截面三点接触器械(H F、M3)(0.000135±0.000018g)根尖碎屑推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时针连续旋转运动器械HF(0.000132±0.000080g)、M3(0.000139±0.000119g)与智能化往复旋转运动器械TFA(0.000158±0.000073g)根尖碎屑推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6种根管预备器械在体外根管预备过程中均有根尖碎屑的推出,中、小横截面、恒定锥度、支数少的器械在减少根尖碎屑推出方面的表现优于大横截面、大锥度、多支数器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树脂水门汀固化表面氧阻聚层内的树脂单体转化和无机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选择3类树脂水门汀按照固化方式分为3组:(1)光固化组:RelyX Veneer、NX3(光固化型)、Variolink N;(2)双重固化组:RelyX U200 Automix、NX3(双重固化型)、Multilink Speed;(3)化学固化组:即双重固化组树脂水门汀按说明书不光照,自行暗固化。每组试样均设置有、无氧暴露的两个匹配表面,分别固化,同时光固化组和双重固化组还设置光强和光照时间变量。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固化后表面形貌,用能谱分析仪分析其表面元素构成。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测量试样单体转化率,计算氧阻聚层厚度。结果:(1)有氧样本表面的氧元素质量百分比显著大于无氧样本(P<0.05), 无机元素质量百分比也显著小于无氧样本(P<0.05);(2)样本表面单体转化率有氧面均显著小于无氧面(P<0.05), 化学固化组的表面单体转化率最低(P<0.05),双重固化组最高(P<0.05),随着光照强度或时间的增加,可使各组表面单体转化率提高(P<0.05);(3)化学固化组的氧阻聚层厚度最厚为(40.27±2.81) μm,双重固化组最薄为(21.87±5.42) μm,光固化组介于两者之间为(23.73±3.84) 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增加,树脂水门汀氧阻聚层厚度降低(P<0.05)。结论:树脂水门汀有氧固化后,表面均会出现氧阻聚层,表现为无机填料少、单体转化率低;氧阻聚层厚度及表面单体转化率受固化方式及光照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5.
106.
岳林 《天津护理》2007,15(6):350-352
结合癌症除痛门诊临床实践,阐述了除痛门诊医疗护理框架创建、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疼痛管理评估等方面的经验和认识,探讨了除痛门诊管理软硬件系统建立、护理人员在除痛门诊中的支撑作用和疼痛治疗综合网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的生长、转移和预后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抑制血管生成是近年来治疗胃癌的新策略,本文就VEGF的分子特征、功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对60例晚期癌症患者开展告知诊断尝试工作,初步探讨了告知诊断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和告知诊断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结肠粘膜黑变病(MelanosisColi,简称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及长期便秘和服用泻药的人,有报道认为可与肿瘤、息肉伴发。既往国内发病率低,报道较少,但近年,结肠黑变病在中国人群中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我院5255例结肠镜检  相似文献   
110.
非淋性尿道炎 (NGU)是指由淋球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解脲支原体 (UU)是NGU最常见的病原体。UU的实验检测方法有 :培养法 ,细胞学检查 ,直接荧光抗体检查 ,酶免疫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血清学检查等。快速、简便、价廉、特异性好是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 ,自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 10 0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UU。同时做UU培养对照。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集 先用消毒棉签将尿道或宫颈口分泌物擦干净 (女性患者需用扩阴器 ) ,再换一支棉签将其深入到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