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光电离子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32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VIH-6100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3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等,连续3周。结果对于疼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乳腺肿块,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光电离子是治疗乳腺增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服用稳心颗粒,对照组43例仅进行标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室性异搏次数和室上性异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②两组治疗后SDNN、LF、HF均显著增加,LF/HF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同时明显增加其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完全性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c bridge-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的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CTA成像特点,根据患者有无临床症状将84例患者分为症状组(n=33)和正常组(n=51),分别观察完全性MB-MCA发生的部位,测量MB的厚度、MCA的长度并计算MB指数及MCA的缩窄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的CTA成像特点的差异.[结果]84例患者中出现MCA的共有103段完全性MB-MCA,其中前降支有68段,第一对角支11段,回旋支14段,钝缘支8段,右冠脉2段.症状组前降支段完全性MB-MCA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第一对角支段及钝缘支完全性MB-MCA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和正常组MCA的长度无明显差异,但是症状组的MB厚度、MB指数和MCA缩窄率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MB-MCA多发生于前降支,且前降支是引起症状的主要血管,MB的厚度、MB指数和MCA缩窄率越大,越易出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了尼莫地平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消除干扰后确定检测波长为237nm,尼莫地平片在2.0~10.0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1.3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尼莫地平片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应用超高分辨力CT(U-HRCT)观察单神经管的形态特点并进行测量,对单神经管的解剖形态再认识。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使用U-HRCT对52例(104耳)人体头颅标本进行扫描,重组显示单神经管最佳的标准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像。观察单神经管主干和分支形态,根据转折点数量将单神经管主干分为单折点、双折点...  相似文献   
27.
产科陪产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28.
200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或SARS),这一事件集中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体制、危机应对机制、信息透明体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特别是暴露了公共卫生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4例患儿,对照组有29例患儿。我们用干扰素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治疗,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其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DR)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5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30)和模型组(DM组,n=45)。DM组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3%的STZ,连续注射5天。成模后每周测量体重、血糖等指标。分别在成模后第4、8、12w各组随机安乐10只动物,对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消化铺片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 大鼠成模后第 2 周开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12w时视网膜变薄,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铺片结果显示8w时模型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增生,12w时毛细血管膨大,毛细血管细胞凋亡,核固缩、深染。对照组大鼠视网膜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呈条索状连续排列,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模型组视网膜超微结构4w时仅出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核膜的轻微凹陷。8w时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指状突起,吞饮泡增多。12w时视网膜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嵴脱落空泡样变。外节膜盘间隙增宽,胞核内染色质浓缩,胞浆空泡化,细胞器消失。结论 小剂量多次注射STZ 建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与人类早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相似的特征,可应用于DR早期病变的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