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4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375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097篇
内科学   677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97篇
综合类   2365篇
预防医学   1054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763篇
  7篇
中国医学   912篇
肿瘤学   18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正>在重型肝炎患者的抢救治疗中,由于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常不可避免地合并细菌感染和(或)真菌感染,造成治疗困难。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曲霉感染也时有发生,并成为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方面,也给患者的经济造成严重负担。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我们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7年1月—2014年3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肝炎科住院的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曲霉感染的患者11例,男9例,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组分-A1(APS-A1)是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抑制作用。方法用2.5、5、10 mg/kg的APS-A1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豚鼠模型灌胃28 d。检测神经功能评分,血清CD+4/CD+8含量,血浆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10的含量及血浆神经肽Y(NPY)、阿片受体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并对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APS-A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豚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生化指标、神经递质及形态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 APS-A1具有抑制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2种防治措施对心律失常转归的影响。方法:入选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60例,年龄(16.3±12.5)岁,经胸超声检查VSD大小为(6.0±3.2)mm,随机分成两组:A组(130例)介入术后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3~10mg,或后续口服强的松3~7d;B组(130例)介入术后根据是否并发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3~10mg或后续口服强的松3~7d。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并对其处理,随访3~6个月,观察其转归。结果:260例膜部VSD患者介入术中或术后共并发心律失常55例,平均年龄(13.8±11.6)岁;出现时间(3.6±1.4)d。其中A组10例(发生率7.7%):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脱节2例,左前分支阻滞2例;B组45例(发生率34.6%):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4例,间歇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0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1例,左前分支阻滞6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脱节9例;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激素治疗后,B组中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6个月。B组中2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和3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未恢复,治愈率84.4%;而A组中只有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治疗后未完全恢复,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治愈率90%,两组术后心律失常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比较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极少,主要并发症为各种心律失常,如果及时发现,并给予激素治疗,约90%可以恢复,术后常规给予激素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984.
血管生成素(Angs)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组促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其在血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ng-1和Ang-2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妊娠过程中,胚胎的植入和肿瘤的浸润过程是相似的,Angs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在胎盘和胎儿中都有表达,对胚胎的植入、胎盘血管的生成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妊娠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血管生成障碍,将会导致胚胎植入失败或妊娠并发症等的发生。对Angs对妊娠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妊娠期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68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A组采用中长导管,B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C组采用留置针。观察比较3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出院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长导管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置入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较好的静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6.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类型,Sampson经血逆流学说是其发病机制中的经典学说,但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者在Sampson经血逆流学说基础上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免疫因素、基因与表观遗传学因素等多种机制,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是一种炎性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浸润及血管生成等行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血清、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TGF-β_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调节。本文就TGF-β_1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探讨糖尿病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从文献中收集近10余年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并以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依据相关度与惩罚度约束,进行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治疗糖尿病新处方;根据结果绘制出用药关联规则网络图、新方的核心组合药物网络图。上述操作基于TCMISS V1.1完成。结果:对筛选出的110个处方进行分析,明确了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规律,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结论: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的数据挖掘手段,适合中医方剂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和总结。以补益气阴为主并灵活配伍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同时根据不同证型考究药物的配伍组合对提高糖尿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可能的机制及百令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100例(NDN组),无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NDN组分为常规治疗组、百令胶囊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仅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百令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5粒/次,3次/d,共服用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的变化。结果:在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低于对照组[ABI(0.82±0.17)VS(1.07±0.51),TBI(0.64±0.16)VS(0.99±0.23),e GFR(49.5±6.5)VS(95.4±7.1)m L·min-1·(1.73 m2)-1,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8-iso-PGF2α(18.72±3.2)VS(8.21±1.9)μg·L-1,CIMT(1.13±0.19)VS(0.71±0.17)mm](P0.05)。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GFR与ABI,TBI呈显著正相关(P0.05);8-异前列腺素F2α,ABI,TBI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5,P0.001,P0.001);百令胶囊治疗组治疗后ABI,TBI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ABI(0.98±0.35)VS(0.81±0.35),TBI(0.92±0.23)VS(0.62±0.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iso-PGF2α下降更明显[(9.34±2.8)VS(18.08±4.1)μg·L-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可能与动脉硬化、氧化应激有关,使用百令胶囊干预能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989.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选藏药结血蒿挥发油提取工艺,确定结血蒿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结血蒿挥发油,设计L9(34)的正交表,以出油率作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结血蒿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由于结血蒿浸膏也是所需功效成分,因此同时考察三个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结果对结血蒿挥发油出油率,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加水量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结血蒿浸膏得率,加水量对其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验证最终确定结血蒿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8倍,浸泡1小时,提取5小时,出油率可达0.66%,浸膏得率可达23.0%。结论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该提取工艺可靠合理,可用于结血蒿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990.
中医药在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但以脏腑为核心的辨证论治在精神科相关疾病的辨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缺乏临床可操作性,严重阻碍了中医药在精神科的应用,文章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彦恒老师应用温肾解郁法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实际经验出发,分析抑郁障碍的相关病因病机,探讨中医神志病的辨治方法,以期建立以精神症状为核心的五神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