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发行娠合并心衰的处理和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46例妊娠合并心衰的临床处理与分娩方式和时机的选择。对合并急、慢性心衰的病例选用以血管扩张剂和强心利尿剂综合治疗控制心衰,24小时心衰控制率达82.61%。  相似文献   
42.
43.
对象我院1984年1月~1998年10月收治的26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TT4水平将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在医生严密监测下暂停甲状腺药物;对中度及其以上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以每1~2周递减1/3~1/2量,至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为维持量,使孕妇处于轻度甲亢水平,计划分娩前2~3 周停约。妊娠合并甲亢的孕妇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能平稳度过孕期和分娩期,对母儿  相似文献   
44.
子宫内膜异位症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CD45RO,CD4和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表达,探讨免疫细胞在EMs中的作用,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D45RO,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观察其分布特点并计数其密度,并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照。结果:EMs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增殖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均存在CD45RO,CD4和CD8阳性的淋巴细胞,EMs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5RO,CD8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较在位内膜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阳性细胞较对照组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CD8的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之间比较CD4阳性细胞、CD4/CD8的比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的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表现为由增殖期到分泌期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中CD45RO,CD4及CD8阳性细胞无明显增殖期与分泌期的改变(P>0.05);对照组中CD45RO及CD4阳性细胞从增殖期到分泌期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异位和在位内膜Ⅰ~Ⅱ期病例和Ⅲ~Ⅳ期病例之间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未发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为EMs的发生提供条件,并对EMs的发生、发展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恶性卵巢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易于复发和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证实,端粒酶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端粒酶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EP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2年9月~2004年1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45例,其中94例诊断为EP。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对宫腔镜诊断为EP的患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送病理检查。将B超、宫腔镜及诊断性刮宫对EP诊断的阳性率以及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诊断EP85例,宫腔镜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90.43%,阳性率为11.12%,假阳性率为1.18%。B超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25.88%,阳性率为3.79%,假阳性率为1.32%。诊断性刮宫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0,阳性率为0。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是确诊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尹利荣  马鸿达 《天津医药》1998,26(11):643-646
对20例不明原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IUGR组)和29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和胎盘绒毛血管病变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经技术进行IgA、IgG、IM和C3检测,探讨IUGR的发生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1)IUGR组胎盘床螺旋动脉妊娠生理性改变缺乏、管壁增厚、纤维素样坏死和动脉急性粥样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0%、50%、40%和40%)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6.9%  相似文献   
48.
49.
时扬  尹利荣 《天津医药》2003,31(4):242-243
降钙素 (CT)因其降低血清钙而命名 ,它能抑制骨吸收、抑制骨钙释放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因此 ,CT分泌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1]。为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CT对骨密度的影响 ,笔者对86例绝经后女性血清CT进行测定 ,根据骨密度结果分组比较 ,以探讨CT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1998年3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绝经后女性86例 ,均除外糖尿病、甲状腺、肝、肾等代谢性骨病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 ,除外骨转移性疾病 ;近3个月内均未使用过降钙素、钙剂及维生素D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68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吸烟时间长、术前下肢静脉有病变者、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术前体质量指数>27 kg/m2、术中失血量>500 m L、术后未进行下肢辅助锻炼、术后卧床时间>4 d、血液高凝、有心房颤动史、合并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下肢病变、术中失血量>500 m L、血液高凝、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病史、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较多,因此应重视这些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