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撕脱伤术后上肢基本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272例,神经移位术后142例行综合康复锻炼(观察组),130例行家庭功能锻炼(对照组),比较2组上肢基本功能重建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臂丛神经功能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臂丛神经功能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移位术后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中频电疗、推拿按摩、物理与运动疗法等康复方法有助于臂丛神经撕脱伤上肢基本功能重建,其疗效优于家庭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超半环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34指手指末节仅残留指骨、肌腱的脱套伤的患者采用超半环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术后34例皮瓣中,伤口甲期愈合30例,4例皮瓣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2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手指外观饱满无臃肿,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似,手指感觉,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超半环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仅残留指骨、肌腱的脱套伤,既可以保留患者手指的长度,也可以避免长期带蒂和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修复后的指端能恢复良好的感觉、质地和耐磨性,配合早期的功能练习,使手功能恢复达到最佳,此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中频电疗、运动疗法、中医推拿治疗、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即心理辅导和患者在家中自己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体疗);比较两组患者臂丛功能评分和神经电位恢复情况进行。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全臂丛损伤、上干损伤及束支部损伤患者臂丛功能评估分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恢复率为76%(19/25),对照组恢复率为44%(1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后的患者经过规范化康复治疗,可以很好地促进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的再生及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尺神经深支卡压和损伤的临床诊治以及高位尺神经损伤直接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侧自肘以上离断新鲜完整无畸形上肢进行解剖,观察尺神经深支的走行和分支.测量小鱼际各肌支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神经深支相邻肌支间距离;豌豆骨近缘至深支最末分支间长度;尺神经深支逆向可分离长度和分离后的近端宽度和厚度,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远端宽度和厚度.结果:尺神经深支分支复杂,呈树枝状结构,在其走行过程中经Guyon管、豆钩管、对掌肌管、拇收肌腱弓等,解剖关系复杂.相应骨间肌支和蚓状肌支大部在尺神经深支主干同一平面呈不同角度发出.结论:尺神经深支易卡压部位多,可能是高位尺神经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不易恢复的原因之一;邻近骨折脱位较易损伤尺神经深支;高位尺神经损伤早期行神经移位直接修复尺神经深支,有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腕掌关节脱位或并骨折致尺神经深支损伤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1988年4月至2009年9月治疗4例腕掌关节脱位或并骨折致尺神经深支损伤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9~57岁,平均39岁。左手3例,右手1例。第2~5腕掌关节掌侧脱位1例,第4~5腕掌关节掌侧脱位1例,第5腕掌关节掌侧脱位1例,腕部多处骨折脱位1例。3例患者采用骨折切开复立克氏针内固定并行尺神经探查松解术,1例复位内固定腕舟骨、第1掌骨骨折和第2、3掌骨基底背侧脱位骨折,并复立钩骨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获6~11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腕掌关节对位对线好,术后4周拔]克氏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均为优。结论 腕掌关节脱位或并骨折可致尺神经深支损伤,多为脱位的掌骨基底直接压迫尺神经深支;早期诊断腕掌关节脱位或并骨折并进行及时复位是神经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患者 男性28岁,右手轧伤出血、疼痛、手指离断、不能活动3 h入院.检查见:右手尺侧半自小鱼际以远至中指尺侧严重挫灭毁损,皮肤、软组织剥脱、挫灭,第4、5掌骨中段以远缺损,示指、中指皮肤挫裂伤,中指屈伸肌腱外露.第3掌指关节脱位,结构尚完整.  相似文献   
37.
外固定架在膝及小腿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膝、小腿血管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208例(234侧)膝及小腿血管损伤患者资料,男192例(217侧),女16例(17侧);年龄14~67岁,平均39.6岁。损伤血管:腘动脉84例(86侧),胫前动脉36例(46侧),胫后动脉41例(49侧),胫前后动脉47例(53侧)。伤肢远端完全缺血129例(141侧),不完全缺血79例(93侧)。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手术。采用AO通用外固定架164例,创生镶嵌式外固定架37例,组合式外固定器7例。血管采用直接或大隐静脉桥接吻合。创面采用一期包扎、植皮、皮瓣移植和VSD负压吸引治疗。结果 194例保肢成功, 14例因伤肢毁损严重及全身情况差于术后2~4 d截肢。术后43例患者创面自行愈合,127例二期行手术清创植皮或皮瓣治疗,24例一期行游离皮片或皮瓣移植覆盖。148例获得8个月~3年的完整随访,其中6例因患肢功能严重受限且伴发骨髓炎而自愿要求截肢。拆除外固定架时间1~18个月,平均7.2个月。102例骨折获得愈合,时间为3~13个月,平均5.6个月;40例出现骨折不愈合、骨缺损,行骨折内固定+植骨术或骨段滑移术,骨折均愈合。结论 外固定架具有固定可靠,可在短时间内复位骨折,减少肢体缺血时间等优点,利于膝、小腿血管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为健侧颈7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经皮下和椎前两种健侧C7移位时,正中神经返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尺神经深支以及正中神经返支起点以上365 mm点距肱骨外上髁的长度.结果 经椎体前通路时测得效应器与健侧C7神经吻合点之间长度为(80.6±2.9)cm,经颈前皮下通路时长度为(86.5±3.1)cm.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测量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深支起点上365 mm分别位于肱骨外上髁上(4.6±0.7)cm和(6.7±0.8)cm处,两点均位于肘上部.结论 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不能恢复内在肌功能;经椎前通路优于经皮下通路;高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均位于肘上.  相似文献   
39.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在高位尺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高位尺神经损伤后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的手术方法。方法2002年10月-2005年8月,对18例高位尺神经损伤的患者,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移位与尺神经腕部深支进行吻合。结果术后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平均1.7年。手内肌肌力恢复M2 2例,M3 2例,M4 6例,M5 5例,优良率为73%。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可达到肌支-肌支修复,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手内在肌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为健侧颈7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经皮下和椎前两种健侧C7移位时,正中神经返支起点至健侧C7神经吻合口之间的距离,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别测量尺神经深支以及正中神经返支起点以上365 mm点距肱骨外上髁的长度.结果 经椎体前通路时测得效应器与健侧C7神经吻合点之间长度为(80.6±2.9)cm,经颈前皮下通路时长度为(86.5±3.1)cm.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测量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深支起点上365 mm分别位于肱骨外上髁上(4.6±0.7)cm和(6.7±0.8)cm处,两点均位于肘上部.结论 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不能恢复内在肌功能;经椎前通路优于经皮下通路;高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均位于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