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炎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外来物质或其它原因(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损伤的一种反应,炎症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局限和消除损伤因子和组织修复,但长期反复的炎症可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血糖升高被认为是患者对于应激的正常生理反应,在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出现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强烈刺激时,它可满足葡萄糖依赖器官的能量需要,但是长期的高糖状态使得机体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破坏了原有生理状态下的平衡。研究表明,高糖状态对感染的机体有较强的促炎作用,使机体炎性介质增加,影响着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预后。本文就高糖促进组织炎症的分子机制,以及对炎症预后的影响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眶内壁损伤修复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0例眶内壁骨折的患者,在鼻内镜下用带蒂中鼻甲修复眶内壁.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复视消失,复查CT显示眶内壁复原.结论 鼻内镜下用带蒂中鼻甲修复眶内壁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创、视野清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中IL-17表达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鼻息肉与变应性鼻炎中IL-17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浸润情况,探讨IL-17与Eos在其发病中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鼻息肉21例、变应性鼻炎18例及单纯中隔偏曲12例中IL-17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并计数Eo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发现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下固有层、鼻息肉组织上皮层及间质内Eos、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及部分腺体内有IL-17表达;②检测3组中免疫组织化学IL-17阳性细胞数、IOD(IL-17阳性表达吸收度值)及苏木精-伊红染色Eos计数,发现鼻息肉与变应性鼻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数与IL-17阳性细胞数在鼻息肉中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606,P<0.01,在变应性鼻炎中两者亦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446,P<0.05。结论:①IL-17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中有表达,因此在发病过程中可能起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作用,可做为深入研究鼻息肉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指标;②推断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发病中IL-17亦有趋化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恒温摇床透析法检测该纳米粒体外释药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该纳米粒体外寻靶情况,CCK-8试剂检测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结果 制备的Ab-PTX-NPs粒径为(397.70±99.95)nm,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67.26±4.15)%和(6.31±0.39)%。抗CEA单克隆抗体与纳米粒连接率为(92.74±5.75)%。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靶向组卵巢癌SKOV3细胞周围见较多造影剂黏附,流式细胞术测得靶向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CK-8试剂法测得靶向组在24 h时,细胞存活率高于纯药组(P<0.05),而低于无靶组(P<0.05),当48 h时,靶向组与纯药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靶向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该纳米粒经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仪(LIFU)致相变后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且载药量高,释药快,靶向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尚婷婷  李巍 《医学综述》2007,13(17):1283-1285
凋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对凋亡细胞的清除是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中天然抗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天然抗体可以通过Fab部分结合凋亡细胞表面的LPC,LPC由PLA2水解凋亡细胞膜表面的PC形成。这种抗原抗体的结合可以激活补体C1q,进一步激活经典补体激活途径,于是补体C3b/bi在凋亡细胞表面沉积。巨噬细胞表面的CR3和CR4两个补体受体可以结合C3b/bi,完成对凋亡细胞的吞噬。所以天然抗体参与了凋亡细胞的吞噬,在避免凋亡细胞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索siRNA 沉默蛋白激酶C(PKC)对高糖刺激成纤维细胞在Toll 样受体(TLRs)信号传导通路中TLRs 及核因子kappa B(NF-κB) 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刺激下用real-time PCR 检测TLR2、TLR4 的表达水平,确定何种受体发生改变后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并合成针对PKC 不同亚单位的特异性siRNA :PKC-αsiRNA、PKC-βsiRNA、PKC-δsiRNA,在高效率转染的基础上,对PKC 进行沉默,高糖刺激后用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TLRs、NF-κBp50 和NF-κB p65 的表达情况,以低糖培养作对比。结果:成纤维细胞中高糖刺激下TLR2 的mRNA 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而TLR4 的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P > 0.05)。在高糖刺激下PKC-αsiRNA、PKC-δsiRNA 可下调TLR2、NF-κB p65的mRNA 水平(P < 0.05),而PKC-βsiRNA 对TLR2、NF-κB p65 的mRNA 水平无影响(P > 0.05)。与低糖培养条件对比,高糖刺激下NF-κB p50 水平无改变(P > 0.05),而且PKC-α siRNA、PKC-β siRNA 和PKC-δ siRNA 转染后不改变细胞中NF-κB p50 的水平。结论:成纤维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PKC-α、PKC-δ 位于TLR2、NF-κB p65 的上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同型半胱氨酸(H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