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4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0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86篇 |
基础医学 | 162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489篇 |
内科学 | 316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95篇 |
特种医学 | 2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335篇 |
综合类 | 1064篇 |
预防医学 | 430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487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355篇 |
肿瘤学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19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213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226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对影响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综述。提出管理工作者需根据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配置标准进行分析、论证,明确界定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工作量测量工具,以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使有限的护理资源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2.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修复重建技术的提高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完善,给保肢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对32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保肢治疗,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保肢的指征、肢体重建的方法与时机及保肢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78年5月至2006年11月收洽的有完整资料的121例单管型及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FTNCSEP)P40波峰监测,评价其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5年,平均2年6个月。96例双管型患者中手术治疗86例,术后观察和随访发现24例痊愈、22例有明显改善、28例有一定改善、12例无明确效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PTNCSEP术后有明显改变,尤其是以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手术总有效率为86%;10例双管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随访发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有加重趋势。单管型患者25例,手术治疗16例,术前、术后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胛NCSEP无明显变化;未手术治疗的9例,随访时上述指标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损害重且呈进行性加重,精细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终止神经进行性损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单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损害轻,无须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4.
目的:许多分子标记物的表达异常与前列腺癌(PCa)发生密切相关,本次研究观察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凋亡蛋白caspase-3、p21、p2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PCa、癌旁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BPH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PCa临床进展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PCa组织标本32例和BPH组织标本64例,记录PCa患者的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病理学TNM分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cytochrome c、凋亡蛋白caspase-3、p21、p27及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分子标记物与PCa临床进展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BPH组织相比,cytochrome c和caspase-3在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P0.01),p21在PCa和BP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癌旁BPH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PCNA在PCa及癌旁BPH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P0.05)。cytochrome c和caspase-3表达与PCa患者的Gleason评分及病理学TNM分期之间呈负相关(P0.05)。p21和p27表达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然而PCNA表达与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组织芯片技术,研究细胞凋亡与增殖因子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对进一步明确PCa发生及临床进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腰椎术后切口积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腰椎术后切口积液产生的原因,探讨积液的分型并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白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院共开展1986例经后侧入路的腰椎手术。使用内固定的手术877例,未使用内固定手术1109例,比较两组间切口积液的发生率。将发生积液的病人分为Ⅲ型:Ⅰ型:病因明确型,共28例;Ⅱ型:感染型,共11例;Ⅲ型:病因不明确型,共14例。Ⅰ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对因治疗,营养疗法。Ⅱ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清创,手术灌洗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治疗。Ⅲ型病人给予穿刺和预防应用抗生素。[结果]使用内固定组的切口积液率(4.33%)高于未使用内固定组(1.35%)P〈0.01。平均住院日:Ⅰ型14.7d,Ⅱ型:87.6d。Ⅲ型:15.6d。[结论]伴随手术过程的复杂化切口积液率明显增高。给积液分型有助于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Ⅰ型病人予以穿刺抽液和对因治疗。Ⅲ型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转化为Ⅱ型。Ⅱ型治疗比较困难,积极的手术干预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是两个关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微创复位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椎体后凸成形(MIR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12个椎体骨质疏松、楔形压缩或爆裂性骨折,经CT、MRI检查后判断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内的程度及脊髓有无受压后,单侧微创复位恢复椎体高度,另一侧行经皮穿刺,并C型臂X线机定位后注入骨水泥。结果8例Frankel神经分类D级均恢复至E级;Cobb角平均恢复15°;椎管骨块侵占率平均减少21%;平均灌注骨水泥5.2ml。随访平均7.6个月,未发现手术并发症及椎体高度的丢失。结论MIR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安全、有效,对严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0年6月4日至7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成功举办.此次大会参会代表1200余人,盛况空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在会议上共有15位著名专家围绕此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自1999~2010年,对78例80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分析翻修原因。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4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1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26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1髋,1~2年6髋,5~10年42髋,10~17年21髋。结果根据本组统计,翻修常见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术后感染、假肢周围骨折、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断裂,而且其中某些病例失败原因往往存在合并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适当的假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测定吡贝地尔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出度浆法的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1 000 m L释放介质,转速为50 r/min,温度为(37±0.5)℃,含量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吡贝地尔在6.87~89.34μg/m L(r=1.00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72%(RSD=0.6%),3批产品在2、4 h和8 h的平均累积释药量分别为32.7%、52.7%和80.0%,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结论溶出度浆法检测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吡贝地尔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置换疗法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中的疗效。方法 收取坪山新区人民医院69例慢性鼻窦炎患儿,并将慢性鼻窦炎患儿分为2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观察组患儿采用置换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鼻窦炎患儿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换疗法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