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8篇
  5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肌筋膜牵伸放松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8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符合脑瘫(痉挛型)临床诊断标准及分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上附加肌筋膜牵伸放松的治疗手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项(GMFM-88)里的D区与E区、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MWS)、改良Ashworth量表法(MAS)评估两组患儿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MFM-88的D区评分(31.77±3.05)分、E区评分(36.63±9.53)分、10 mWTS值(16.70±1.47)cm/s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4、2.405、6.909,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8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 肌筋膜牵伸放松疗法能够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缓解痉挛,改善粗大运动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温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控制血糖、抗凝等),抗感染,创面常规消毒与清创],在此基础上,2组分别予温阳生肌膏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为贝复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口服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压、腰围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统计各时点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89.2%、喹硫平组为88.9%、齐拉西酮组为86.5%,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起利培酮组、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12周末3组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利培酮组、喹硫平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各时点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腰围、三酰甘油水平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 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对患者机体代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培酮、喹硫平最为明显,齐拉西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85例,将行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9),将行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血管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 d NIHSS评分,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NIHSS评分与术后14 d MRS评分分别为(9.79±6.28)分、(6.68±5.46)分、(1.10±0.7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优于支架取栓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结果.方法 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36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有84个动脉瘤,其中63个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个外科夹闭,19个未治疗.54个(86%)完全栓塞,8个(13%)瘤颈残留,1个(2%)只行支架覆盖.26例患者(72%)一次栓塞1个以上动脉瘤.31例患者进行了造影随访,93%(53个动脉瘤)表现稳定或闭塞,7%(4个动脉瘤)复发,临床随访结果:33例患者(92%)无症状或轻微症状,1例(3%)部分视野缺失,2例(6%)偏瘫.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合理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可用于优先治疗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和外科难治的意外发现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46.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和眼动脉(OA)血流储备及血管反应性研究,探讨其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门诊随机抽取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只眼及同时期体检健康20例正常对照组40只眼,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MCA及O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后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屏气后的搏动指数(PI’)和屏气指数(BHI)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O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后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屏气指数(BH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的搏动指数(PI)、屏气后的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MCA、OA的脑血管反应性检测,可以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及时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影响及差异,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ACS住院患者113例,入院后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 (CRP)水平,然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出院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同期测定3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P、IL-6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检测内氏放线菌(Actinomyces naeslundii,An)与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Ao)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探讨An和Ao在唾液中的定植数量与乳牙龋失补牙面指数(dmfs)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59名不同患龋状况儿童唾液样本,其中无龋组(dmfs=0)19名、中龋组(dmfs=4~6)21名和高龋组(dmfs﹥8)19名。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应用SYBR GreenⅡ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唾液中的内氏放线菌及龋齿放线菌进行定量检测,所得数据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氏放线菌占总菌的比例在三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龋组中显著高于中龋组(P〈0.0001),在中龋组与无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龋齿放线菌占总菌的比例在三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唾液中内氏放线菌的数量与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明显相关性;龋齿放线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联系着基础与临床,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教学的整体效果。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适合留学生特点、能够切实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而撰写高质量的案例是PBL教学成败的第一步。以往文献对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案例撰写的讨论甚少,本文结合案例"找不到原因的腹泻"就我校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PBL案例的格式、内容、撰写技巧,实际使用效果及学生反馈等问题进行讨论,期望为今后大面积实施留学生PBL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纤维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75例.对患者术前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和仿真内镜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75例患者共发现病灶94个.螺旋CT分期:T1 26例、T2a 27例、T2b 13例、T3 12例、T4 16例;病理分期:pT1 28例、pT2a 24例、pT2b 14例、pT3 12例、pT4 16例.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膀胱癌准确率为89.4%(84/94);腔内息肉样病变,仿真内镜诊断敏感性96.6%(84/87);膀胱壁无蒂隆起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0.9%(10/11).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诊断膀胱癌分期准确率为94.5%(91/94),当肿瘤局限于膀胱壁内(≤T2b)时,诊断准确率为91.2%(51/56);肿瘤侵犯膀胱壁外结构时(≥T3),诊断准确率达100.0%(28/28).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仿真内镜成像对膀胱癌术前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