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脑室内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好发于脑实质,位置表浅,以团块状钙化为特征,成年人多见.发生于脑室内比较罕见,我院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特征,以加深对IHPC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例IHPCC的CT表现.结果 34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不规则肿块,边界欠清,其中病灶内和(或)病灶周围见更低密度影27例;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23例;肝叶萎缩9例;局部肝包膜回缩12例;28例增强扫描早期肿瘤边缘实质部分轻中度强化,其中见线样强化征12例;22例延迟扫描中18例表现出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呈"延迟强化".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与肝内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结果 18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2例,6例多发,均位于幕上,位于额顶叶深部10例,额顶叶及颞叶灰白质交界区4例,基底节区2例,枕叶1例,顶枕叶交界处1例,其中1例病灶跨中线生长,累及胼胝体8例,病灶多呈类椭圆形、团块状或不规则形,CT平扫多为等或稍高均匀密度肿块,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高或等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多呈中度及明显均匀性强化,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少见,7例病灶可见开口包绕邻近血管的脐凹征,5例病灶边缘不规则,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较轻.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它脑内肿瘤有相似之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LCNE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19例LCNEC 中,6例为中央型,13例为周围型;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可见分叶状13例、毛刺5例;病灶直径3~7cm,平均(4.60±1.99)cm;可见坏死7例,出血2例,钙化1例;胸膜凹陷征3例,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4例,肺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伴远处转移7例。结论:LCNEC的CT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最终确诊需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行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先心病患儿35例,记录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128层CT前门控与心脏超声心电图(UCG)结果的符合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例前门控低剂量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为(0.90±0.24)m Gy;剂量长度乘积为(12.9±4.7)m Gy·cm;有效辐射剂量是(0.29±0.09)m Sv,最低0.156m Sv,最高0.52m Sv。图像质量评分为(4.3±0.7),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128层CT前门控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超声心电图(UCG),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2%(104/107)、90.6%(9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5)。其中心内畸形准确率分别为98.2%(57/58)和96.6%(5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24/24),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23/25)和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明显优于UCG。同时,MSCT能观察患儿肺部情况,共检出合并气道异常3例。结论 128层CT前门控低剂量扫描在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纤维化的MSCT表现为腹膜后弥漫型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及与周围组织的包裹。19例中13例为肿块型,6例为弥漫型。CT平扫为腹膜后密度较均匀或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本组11例行MPR多平面重建,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MSCT检查可明确病变的范围、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及MR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或骨端,多见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影像学表现呈多种多样,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伴有明显软组织肿决,骨膜反应少见.本组3例位于股骨下端,3例胫骨上端,1例位于肋骨,下颌骨1例.1例为多骨多发.结论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若在长骨或其它骨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并伴有巨大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应考虑诊断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确诊仍须手术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LEE)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18例SLEE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 18例患者MRI检查的颅脑阳性率为88.88%(16/18),脑部MRI表现为:①15例为多发病灶,局灶者1例。②双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及小脑半球脑实质内长T1、长或稍长T2信号,DWI及EPI成像上呈高或稍高信号,灰白质均可受累,分布无规律性。③增强MRI扫描9例,其中5例呈斑片状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④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合并脑水肿9例,脑萎缩7例。结论 SLEE的MRI表现多样,结合临床资料,MRI可以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9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且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术前诊断困难,较易误诊,确诊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鉴别比较困难,综合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有利于对本病作出更好地诊断。[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显示三叉神经及血管关系的优势,找出最佳的成像序列及方法.方法 选90例患者依次采用CBASS序列、FE序列、3D-TOF-FE序列进行检查,评价3种序列在MR图像上三叉神经及血管显示的能力.结果 CBASS与FE序列显示三叉神经图像质量无差异χ 2=0.128,P>0.05,3D-TOF-FE序列与CBASS、FE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62,P<0.05;χ 2=6.97,P<0.05;在显示三叉神经方面,CBASS,FE较3D-TOF-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显示血管方面,CBASS,3D-TOF-FE较FE有统计学意义.CBASS与FE序列在显示三叉神经方面P=1.023>0.05,两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场机CBASS序列能够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对临床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