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7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791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202篇
妇产科学   255篇
基础医学   1091篇
口腔科学   303篇
临床医学   3598篇
内科学   2033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642篇
特种医学   9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65篇
综合类   7427篇
预防医学   2810篇
眼科学   249篇
药学   3057篇
  41篇
中国医学   3129篇
肿瘤学   100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1236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120篇
  2011年   1272篇
  2010年   1329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1275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68篇
  2002年   916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838篇
  1999年   879篇
  1998年   813篇
  1997年   847篇
  1996年   795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50篇
  1993年   465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5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CHO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采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22例四肢长骨CHOM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6~56岁,平均31.8岁;病程0.6~42.0年,平均18.4年;Cierny-Mader解剖学分型:Ⅰ型4例,Ⅲ型6例,Ⅳ型12例。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感染控制后二期取出骨水泥,植骨修复骨缺损。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和比较一期手术前、二期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情况[包括局部红肿、流脓、疼痛等临床表现及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评估疗效。结果一期清创后骨缺损的体积为54~176 cm^(3)(平均90.9 cm^(3))。所有患者术后获20~51个月(平均30.1个月)随访。均获骨缺损愈合,骨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6个月)。其中3例髂后上棘取骨处感染,1例供区疼痛,经对症处置后缓解。1例术后7个月摔倒,骨缺损部位骨折、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后骨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口无红肿、流脓等症状,二期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5.70±1.57)、(5.65±1.58)×10^(9)/L]、CRP[(7.56±2.57)、(7.25±3.83)mg/L]、ESR[(9.64±2.90)、(10.55±5.23)mm/h]均较一期术前[(8.24±2.18)×10^(9)/L、(49.54±19.56)mg/L、(42.68±13.77)mm/h]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成人四肢长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现骨缺损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PCNL)与输尿管软镜(FURS)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43例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其中PCNL治疗20例(PCNL组),FURS治疗23例(FUR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等。 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长于FURS组(P<0.05);术后1~4 d PCNL组结石清除率85.0%,显著高于FURS组52.2%,术后4周及术后半年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URS组的二次干预率更高(P<0.05);两组在术后发热、出血及石街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NL组的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更高(P<0.05)。 结论PCNL与FURS在治疗肾下盏小鹿角形结石均安全、有效,两者远期疗效相当,但FURS比PCNL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8周为1个疗程。采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价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采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状态及炎症反应,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TG、Hcy、CRP水平显著降低,eGFR、H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SCr、BUN、TG、Hcy、CR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GFR、HDL- C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改善CKD患者肾功能、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有利于保护血管,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4.
以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0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Ⅲa~Ⅲi、Ⅳ),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Ⅲa~Ⅲi和Ⅳ对HepG2、THP-1、HeLa、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突出,IC50达0.58 nmol/L。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Ⅲa和FAPα酶的结合模式,Ⅲa可以与FAPα酶的多个位点产生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945.
<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具有灵敏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检查、诊断,但在标本的采集、试剂的质量、操作的程序、结果的判断等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而临床对血液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误差,否则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为了确保安全用血,笔者就近年来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946.
在临床麻醉中,我们应用小剂量的阿曲库铵对抗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在气管插管中取得了满意的肌松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7.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损害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肾小管损害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了解山东省2019-2020年分离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单向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对2019-2020监测年分离的15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PCR扩增病毒的HA基因并测序,进行进化分析,以及糖基化位点、抗原变异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分析。结果 2019-2020年流行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均为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类似株。HA基因均属于6B.1分支,毒株H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当季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同源性为98.5%~99.0%,与最新疫苗株A/Guangdong-Maonan/SWL1536/201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8%。所有毒株与当季疫苗株相比均出现了T185I位点变异。结论 2019-2020监测年度山东省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疫苗组分匹配性良好,疫苗株推荐存在滞后性。HA基因与其编码的氨基酸持续变异,因此应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为疫苗筛选及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9.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等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9例正常健康者及29例SCI患者的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CD进行检测,采用Ashworth量表对SCI患者下肢痉挛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F波各参数在SCI患者及正常人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SCI患者痉挛与F-CD、F波出现率以及Flat-min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波出现率在S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CD与痉挛Ashworth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SCI患者F波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而Flat-min在健康者与SCI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lat-min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和F波出现率可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中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还可用于SCI患者痉挛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SGK1在儿童哮喘T细胞中的表达及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揭示SGK1调节T细胞分化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依据临床诊断进行分级。通过ELISA分别检测IL-4、IL-13和IL-17A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从哮喘患儿外周血(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磁珠分选CD4+T细胞,通过Real-time PCR检测SGK1的表达。从PBMC中分选获得Na?ve T细胞,体外诱导分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SGK1在Th1、Th2和Th17细胞中的表达。以siRNA干扰SGK1,FCM分别检测Th2和Th17细胞分泌IL-4和IL-17A的能力。构建哮喘小鼠模型,以shRNA-SGK1 Na?ve T细胞静脉回输,观察shRNA-SGK1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患儿血清中IL-4、IL-13和IL-17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病程进展,血清中这三种因子的水平越高。哮喘患儿中,SGK1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SGK1的表达与IL-13和IL-17A呈明显正相关。在体外诱导分化的Th2和Th17细胞中,SGK1的表达明显升高,而在Th1细胞中表达变化不明显。抑制SGK1的表达,Th2和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和IL-17A都明显下降。在体内,shRNA-SGK1抑制了哮喘小鼠IL-13和IL-17A的血清水平,气道炎症明显降低。结论高表达的SGK1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的分化促进了儿童哮喘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