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2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的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个省(市、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大学生14岁前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9%,男、女生分别为2.8%和1.1%(P<0.01);15~18岁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4%和2.1%;19岁后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9%和2.6%.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父母学历、所在地区和家庭结构密切相关.来自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居住在东中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低年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结论 应加强对两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的性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debu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ex education in that population. Methods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3 653 college students selected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in 18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age 14 was 1.9%. Overall, male students (2.8%)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before age 14, than female students (1.1%).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from age 15 to 18 was 6.4% in males versus 2.1% in females. while the rates of students who had initiated sexual intercourse after age 19 were 6.9% in males and 2.6% in females. The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ren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family structur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ere relatively well educated, living in the western areas of the country China, or with nucleus/extensive famili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early sex in their puberties. Conclusion Sexu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areas, and targeted on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 who were from extensive families.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教学对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2006—201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选修课,每年9周,18个学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为切入口。通过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有关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课程教学后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态度较教学前有了明显转变,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好”、“有能力”3个方面评分均高于课程教学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生活技能教育在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北京市不同营养状况中学生血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脂水平及其异常情况,为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96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血脂检测,分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血清学各指标比较。结果 随体质指数(BMI)增高,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呈增高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在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青少年血脂水平及其血脂异常率较高,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青少年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情况与夜间人工光(artificial light at-night, ALAN)暴露的关系,为研究ALAN作为环境污染源对青春期启动的干扰作用机制提供线索,同时为环境ALAN控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  采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纳入月经初潮、身高、体重记录完整的9~18岁汉族女生74 483名。采用Pearson相关探索11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与ALAN暴露的相关性,并分别按照其所在地室外夜间灯光覆盖面积比例三分位数(0.16, 0.60)和夜间平均光强三分位数[0.97, 5.91 nw/(sr·cm)2]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LAN暴露与月经初潮的关系。  结果  2014年中国汉族女生月经初潮中位年龄为12.18岁,11岁组月经初潮发生率为26.31%。控制体质量指数、当地人口总数、人均GDP的对数值后,11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与当地室外平均夜间灯光覆盖面积比例和夜间平均光强对数调整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30,P值均 < 0.05);所在地室外夜间灯光覆盖面积比例(OR值分别为1.28,1.52)和夜间平均光强(OR值分别为1.47,1.58)越高,11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越高(P值均 < 0.05)。  结论  夜间人工光暴露与11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率存在正向关联,研究ALAN暴露可能为青春期启动机制提供线索,并为ALAN暴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为改善学生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8个区县63所中学的12 338名初中生进行负性情绪及身体活动情况调查,分析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现况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结果 1 517名(12.30%)学生在过去12个月里经常/总是感到孤独,3 337名(27.05%)学生经常/总是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1 514名(12.27%)学生经常/总是因为担心某事而失眠,1 354名(10.97%)学生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单因素分析发现,身体活动频率增加与负性情绪报告率下降关系密切。控制性别、地区、学校类型、年级和学习成绩后,Log-binomial模型结果显示,与1周内从不进行身体活动的学生相比,进行过60 min以上身体活动的学生出现负性情绪的风险普遍较低,进行3 d及以上的身体活动可降低4种负性情绪发生的风险,其中对学生孤独感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除初三年级学生外,在不同性别、地区、学校类型、年级和学习成绩的学生中,身体活动对一种或多种负性情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结论 北京市初中生负性情绪流行率相对较高,每周积极参与3 d以上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大部分学生群体的负性情绪,且对孤独感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1953-2010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的趋势和地区差异。方法利用1953-2010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10~24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及其年变化率。将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社会经济水平指标,计算青少年死亡的Wagstaff标准化集中指数。结果1953-2010年,中国青少年死亡率总体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20~24岁组高于15~19和10~14岁组,西部高于东部。中国10~24岁青少年男性全死因死亡率由1953-1964年的554.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55.7/10万,女性由488.4/10万下降至26.7/10万,女性下降百分比(94.5%)高于男性(90.0%)。1981-2010年青少年男性死亡率年均下降率最大的为北京(4.4%),最小的为青海(0.1%);女性最大的为湖北(6.4%),最小的为青海(0.8%);死亡率较高的省份年均下降率较小。1990、2000和2010年男性青少年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7(95%CI:-0.11^-0.03)、-0.13(95%CI:-0.18^-0.08)和-0.16(95%CI:-0.22^-0.10),女性分别为-0.07(95%CI:-0.13^-0.02)、-0.18(95%CI:-0.24^-0.12)和-0.18(95%CI:-0.26^-0.09)。男、女性在1990、2000和2010年的集中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总体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下降幅度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97.
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应重视儿童期危险因素防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呈现流行状态,尤其表现为肥胖、血压偏高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检出率呈现增加的趋势。预防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必须重视儿童期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预防儿童肥胖是关键措施、控制儿童血压是首要目标、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通过儿童期危险因素的防控,能够有效实现成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将为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8.
研究三城市8~ 10岁儿童营养状况与体能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学龄儿童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方便抽取方法,对北京、长治、乌鲁木齐24所小学共1 384名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和体能指标测试(立定跳远、耐力跑、1 min跳绳、1 min仰卧起坐),使用2018年颁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评价超重及肥胖.使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学生的体能状况水平,并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的关系.结果 1 384名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41%,23.48%,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9.84,47.68,P值均<0.01).广义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发现,同年龄、同性别学生BMI增加与体能变差有关(P值均<0.05).正常体重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优于超重肥胖学生(P值均<0.05),在不同性别学生中结果一致.结论 8~10岁儿童营养状况与体能之间存在负相关,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体能比正常体重学生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我国中学生近30年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趋势,为国家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38 523 名13~18岁中学生,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分析身高,体质量,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体质健康达标优秀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综合评分定义,≥90.0 分为优秀.采用χ 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年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的差异,绘制地图比较不同年度各省份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的分布变化.结果: 1985--2014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平均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断增长,而平均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波动较大.总体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从1985年的2.7%上升到1995 年的4.4%,然后持续下降至2005年的1.1%,2010年反弹了0.6 个百分点,2014年继续提高,达到2.2%.近30年来,男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一直高于女生(P<0.001), 13~15岁初中生优秀率始终高于16~18岁高中生(P<0.001),东部地区优秀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P<0.001).1985年仅个别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1%, 2005年几乎一半省份(14/30)的达标优秀率<1%, 2014年有所好转,东部沿海部分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较高,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偏低.结论: 近30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呈波动趋势,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差距较大,各地区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小学生冬季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情况,以便为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参加体育课的小学生260名,应用能量监测仪进行体育课运动能量消耗测量.结果小学一~六年级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在113.04~276.32kJ,平均为212.55kJ,其中基本活动部分学生能量消耗在74.82~167.kJ,平均117.01 kJ.结论体育课学生能量消耗与课程内容安排有关,体育课3个组成部分的能量消耗分配只有1个年级比较合理.应尽快制定小学生体育课能量消耗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