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调查了解山东、甘肃、湖南省2007年水痘发病率。方法山东、湖南、甘肃省各选择1个城区街道和1个乡进行入户水痘发病率调查,研究对象是所选择街道、乡的所有≤14儿童及2007年临床诊断水痘病例。结果共调查≤14岁儿童34578人,2007年临床诊断水痘1213例,≤14岁水痘调整发病率为1836.72/10万,估算全人口发病率为357.95/10万,2007年全国水痘病例约470.52万例。5~9岁的调整发病率最高(2978.01/10万)。结论目前水痘的发病率较高,各地区存在差异,有明显的年龄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鉴定引起2005年山东省兖州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并对分离的柯萨奇B5病毒(CVB5)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从兖州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期间部分住院患者中采集78份粪便标本和58份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同时对其阳性分离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分子定型,对其中的CVB5进行全长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亲缘进化分析.结果 78份粪便标本和58份脑脊液标本的病毒分离率分别为38.5%(30/78)和48.3%(28/58).58株阳性分离物的血清型鉴定和分子定型结果显示,其中54株为CVB5,2株为ECHO24,CVB3和CVA9各1株.病原学结果显示引起此次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主要为CVB5.同源性分析显示,CVB5分离株与2002年浙江分离株(Zhejiang/12/02株)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最近,为97.5%~97.8%;与CVB5原型株(Faulkner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78.3%~78.6%.VP1区亲缘进化树显示CVB5可以分为A、B、C、D 4个基因型,引起本次暴发的CVB5属于基因型D.结论 CVB5是引起兖州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优势基因型的变迁可能是造成无菌性脑膜炎反复暴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中国在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期的免疫策略.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资料,调查中国脊灰疫苗生产和使用现状,从免疫策略比较赛宾株-脊灰灭活疫苗(Sabin-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lPV)替代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Live Vaccine,OPV)的可行性,并从免疫程序等方面进行前瞻性综合分析.结果 中国应考虑选择以IPV替代OPV的免疫策略,且国产sIPV即将问世,在政策、技术、疫苗供应和其它保障方面均具备了替代的条件,常规免疫可参照目前OPV免疫程序.结论 中国应进一步加强消灭脊灰后期免疫策略的研究,积极做好sIPV替代OPV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山东省自1995年开始实施儿童风疹疫苗免疫后风疹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9—2004年通过麻疹疫情专报系统得到的风疹疫情资料以及风疹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4年山东省风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59/10万,多为暴发(占总病例数的81.17%);发病主要集中在7~15岁学龄儿童(77.77%),7岁以下发病较少(占7.93%),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0.37岁、11.66岁、11.41岁、12.81岁、14.28岁和13.96岁,发病高峰年龄逐年后移,成人发病有所增加;学龄前儿童风疹疫苗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约为60%,学龄儿童约为20%。结论风疹发病年龄后移,将威胁育龄期妇女,增加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性;应在继续做好儿童风疹免疫的同时,积极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筛查及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山东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情况,为完善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对全省1~59岁人群HepB接种情况进行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通过查阅预防接种证/卡(对1~14岁儿童)或被调查者回忆获得免疫史,计算权重调整后接种率。结果全省1~59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为27.0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2.56%~31.59%],其中1~4岁儿童为99.66%(95%CI99.72%~100.00%),5~14岁儿童为89.95%(95%CI87.69%~92.20%),15~59岁人群为13.21%(95%CI7.78%~18.65%),各年龄组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居住地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14岁儿童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为65.41%(95%CI55.56%~75.25%);HepB1及时接种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岁儿童最高为93.07%(95%CI88.43%~97.70%)。结论为进一步加强乙肝控制,山东省需对大年龄儿童开展HepB查漏补种,同时加强高危人群接种。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查了解水痘门诊病例的经济负担。方法在山东、湖南、甘肃省,按照经济水平在市、县、乡分层抽样,抽取≤14岁、临床诊断水痘的811例门诊病例,进行经济负担分析。结果每例≤14岁水痘门诊病例的费用为493.66元(其中直接损失219.52元,间接损失274.14元)。2007年全人口的门诊水痘病例的经济负担是23.1亿元。在损失的总费用中,医疗费用等直接费用占44.5%,陪护人员劳动力损失等间接费用占55.5%。结论中国目前水痘的经济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在甲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山东省2~6岁儿童接种情况,为完善HepA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全省2~6岁儿童HepA接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HepA接种史通过查阅预防接种证/卡,或通过家长回忆获得。结果共调查1128名2~6岁儿童,其中接种≥1剂HepA者占78.90%;接种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组HepA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4,P=0.02);男童和女童HepA接种率分别为77.67%和8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P=0.28)。HepA接种率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高于经济水平中等和较低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7.25,58.17;P均〈0.01)。结论山东省要加强儿童HepA常规免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应适时开展学龄前儿童HepA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山东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流脑)流行期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及菌株药物敏感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05年2~4月,在山东省分层整群抽取5个县(市、区)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进行咽部带菌调查,对分离的Nm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检测1 434人,检出Nm带菌者33人,带菌率为2.30%。带菌率,0岁、1~2岁、3~4岁、5~9岁、10~14岁、15~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以上各组分别为0.60%~5.46%(P〈0.05) 男性为3.53%,女性为1.10%(P〈0.01) 郯城县、高密市、济南市历下区、嘉祥县和临邑县为0.73%~3.73%(P〉0.05)。分离的33株Nm菌株中,A群13株,B群7株,C群6株,I群3株,W135群2株,Y群1株,X群1株。20株A、B、C群Nm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山东省各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均检出Nm带菌者,检出的菌株以A群为主,已发现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9.
山东省麻疹漏报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解山东省麻疹发病实际情况及疫情报告状况 ,更有效地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于 1998年 7~ 8月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 ,抽取青岛、济宁和德州 3个市所属 13 5个村级单位 ,调查居民 12 10 5 9人 ,居民麻疹漏报率为 92 5 0 %。抽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68所 ,查阅病案和门诊登记 48万余份 ,医院麻疹漏报率为 2 8 5 7%。结果表明 :我省麻疹漏报严重 ,应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漏报 ,完善麻疹疫情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0.
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439例,发病率2.32/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4.04%,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1.34%,标本7d内送达率97.04%,实验室7d内进行病毒培养率94.43%,2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92.58%,麻痹75d内随访表送达率92.03%。结论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