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7年合计报告住院分娩产妇1051553名,HBsAg筛查率为79.36%,已筛查产妇中HBsAg阳性率为3.33%。医院出生新生儿合计1059917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93%,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早产、难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占48.12%)和患病(占38.52%)。[结论]2007年山东省住院分娩孕妇产前HBsAg筛检率较低,其所生新生儿24 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2.
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背景自 1994年以来 ,山东省积极探索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预防接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大力推行以乡 (镇 ,下同 )为单位定时定点集中式预防接种管理模式 ,逐步取代原有的以村为单位分散式预防接种服务形式。 2 0 0 1年 3月 ,召开了全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现场会 ,促进了全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逐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巩固和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 ,山东省 2 2 89个乡已全部实行定时定点集中式预防接种 ,其中合格预防接种门诊 >90 %,现已建成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45 5处 ,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对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DRS)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进行复核并评价两次的一致性.方法 在山东省7个县(区)建立监测试点,对2010年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对照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例临床分型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计算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率.结果 共对919例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了复核.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复核分类一致率分别为39.53% (17/43)和74.52% (462/620);报告未分类乙肝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占1.17% (3/256)、64.45% (165/256)和30.08% (77/256).报告急性乙肝病例和复核急性乙肝病例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DRS乙肝报告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乙肝发病现状,开展乙肝病例监测和复核可以掌握乙肝真实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初免)正常应答和高应答新生儿在初免后5年免疫记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初免正常应答和高应答新生儿于初免后5年检测其抗-HBs,其中低于保护水平(10 mIU/ml)者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激发剂次)并于接种后14 d采集血标本,再次检测抗-HBs,并计算激发剂次后抗-HBs阳转率(≥10 mIU/ml)和GMT。将检测的初免抗体、随访抗体和激发剂次后抗体均从低到高分成不同等级,分析激发剂次后抗体的影响因素。结果 37.98%(980/2 580)初免正常应答和高应答新生儿在初免后5年抗-HBs已降至保护水平以下,其中激发剂次后98.95%(757/765)出现抗体阳转,GMT为2 811.69(95%CI:2 513.55~3 145.19) mIU/ml。激发剂次后抗体滴度随初免抗体水平和随访抗体水平的升高而升高(F值分别为5.46、10.23,均P<0.000 1)。多因素分析显示,激发剂次后抗体滴度与性别、出生体重、早产等无关(P>0.05),而与初免抗体和随访抗体水平独立相关(OR=1.001,95%CI:1.000~1.002,P<0.001;OR=1.28,95%CI:1.81~1.39,P<0.001)。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初免后5年存在较强的免疫记忆;免疫记忆的强度与初免抗体及激发剂次前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5.
麻疹监测病例分类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结合山东省1999年麻疹监测资料,对麻疹监测病例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卫生部1998年提出的分类标准与我省现行分类标准的优缺点,为今后我国加速麻疹控制乃至消除麻疹各阶段麻疹监测病例的分类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健脾宣肺止咳膏治疗儿童变应性咳嗽(A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儿童A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观察组1给予健脾宣肺止咳膏,观察组2给予西替利嗪联合健脾宣肺止咳膏。观察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时观察组2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1和对照组。治疗4周时观察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健脾宣肺止咳膏治疗儿童A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