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山东省1993~1998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省1993~1998年5次10轮NID实施效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ID的继续,服苗人数不断增多,脱漏人数不断减少,每一次NID都是对上一次的补充和加强,大年龄组儿童服苗较好,0岁组相对较差,是历次NID的薄弱环节。NID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好于常规免疫,接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均较好,持续NID的效果是可取的,建议常规免疫的NID相结合仍应作为今后消灭脊灰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对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DRS)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进行复核并评价两次的一致性.方法 在山东省7个县(区)建立监测试点,对2010年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对照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例临床分型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计算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率.结果 共对919例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了复核.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复核分类一致率分别为39.53% (17/43)和74.52% (462/620);报告未分类乙肝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占1.17% (3/256)、64.45% (165/256)和30.08% (77/256).报告急性乙肝病例和复核急性乙肝病例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DRS乙肝报告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乙肝发病现状,开展乙肝病例监测和复核可以掌握乙肝真实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03.
为评价实现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的卫生经济学效果 ,对山东省 195 6~ 2 0 0 0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消灭脊灰活动的实施 ,成功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循环 ,全省自 1991年 7月后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一直 >95 %,人群脊灰中和抗体保持在高水平。按脊灰发病和控制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 ,推广使用疫苗时期 ( 196 5~ 1978年 )和无特异免疫预防时期 ( 195 6~ 196 4年 )相比 ,计划免疫时期 ( 1979~ 1990年 )和推广使用疫苗时期相比 ,消灭脊灰活动时期 ( 1991~ 2 0 0 0年 )与计划免疫时期相比 ,其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每减少 1例脊灰需投入经费为 5 810 0 2元、10 94 86元、2 35 94 73元 ;消灭脊灰活动还可带来长远效果 ,2 0 0 1~ 2 0 10年不仅无脊灰病例发生 ,同时可节约大量的经费投入。消灭脊灰活动的成本 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前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逐级供应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 概述 从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供应的发展历史来看,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采取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接种点)逐级供应的模式。回顾这段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所有预防性生物制品主要以计划免疫用疫苗为主,这些疫苗由省级财政部门承担所有经费,省级卫主行政部门或卫生防疫站负责订购,并免费逐级向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供应和使用。但  相似文献   
105.
一起农村小学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山东省1999年曾对8月龄~7岁儿童进行了1次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但在2000年3月巨野县龙固镇1个村发生了一起麻疹爆发,发病193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35.22%,该村发病率为2.35%.病例主要集中在镇所在地的1所小学,发病170例,该校罹患率为14.1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2岁的在校学生(占88.08%),<2岁及≥15岁病例分别占5.18%和1.04%.由于报告迟缓,疫情蔓延历时68d,呈典型的自然流行过程.学龄儿童MV有效接种率低,造成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是本次爆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6.
山东省风疹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解风疹发病现况 ,进一步做好控制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CRS)工作 ,对近年来山东省风疹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自 1995年山东省推广风疹疫苗免疫接种以来 ,风疹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风疹疫苗免疫接种存在漏洞 ,风疹仍在局部地区以爆发形式呈小规模周期性流行。 1999年全省共报告风疹 114例 ,2 0 0 0年报告 2 13例 ,2 0 0 0年比 1999年上升 86 84 % ;高峰季节为春季 ,病例主要集中于学龄儿童 ,1999年 7岁发病最高 ,2 0 0 0年为 10~ 12岁。免疫史分析发现 ,山东省风疹发病主要与风疹疫苗实际接种率不高有关。因此 ,今后应加强风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 ,以降低风疹和CRS的发生 ,提高麻疹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7.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妇女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会引起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发生多器官严重损害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相似文献   
108.
109.
山东省小学新生预防接种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2年儿童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执行情况和新入小学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济南(城区常住儿童A小学、流动儿童B小学)、泰安(计免工作开展较好和一般的农村C、D小学)和菏泽市(计免工作开展较差农村E小学)的5所小学共889名2002年入学新生常规免疫接种记录进行调查.结果只有济南市城区的2所小学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和查验接种证,但查验接种证仅限于形式,要求不严格;5所小学家庭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分别为60.87%、38.32%,学校以A小学最高,E小学最低,分别为86.70%和13.93%;C和D小学无接种证者,均能在乡镇卫生院查到其接种卡.新生的平均卡疤率为84.93%.常住儿童BCG、OPV、DPT、MV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均在90%左右,但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Hep B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E小学最低,仅为2.68%;流动儿童各种疫苗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在40%左右.结论建立并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加强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时上证、上卡工作,提高农村计免薄弱地区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率,制定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13起预防接种群发性癔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近年来群发性癔症明显增多的原因,对山东省1998年发生的13起由预防接种引起的群发性癔症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农村地区群众对计划免疫知识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对小学生在校内集中接种使得癔症发作增多。建议今后应改变免疫接种方式,可考虑实行常规门诊分散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