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实行计划免疫重点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 ,山东省已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 85 %的目标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也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 1999年全省计划免疫工作综合考核中发现 ,一些地方计划免疫工作管理不善 ,整体水平下降 ,并且一些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又出现局部爆发 ,严重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为巩固计划免疫工作业已取得的成绩 ,促进全省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同步发展 ,自 2 0 0 0年开始 ,对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落后的部分县采取重点管理的措施 ,现将实行计划免疫重点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与母亲风疹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蓬莱、海阳两市268名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及其母亲风疹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市儿童母亲风疹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5.59%和94.67%,几何平均滴度(GMTs)为36.84和44.63;6~18月龄儿童风疹胎传抗体的阳性率平均仅为2.88%,其阴转率(92.11%~100.00%)与CMTs(0.00~1.25)在各月龄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且儿童风疹胎传抗体与母亲风疹抗体之间无显著性联系.认为要控制风疹的流行和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病,应加强对育龄期妇女及婴幼儿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经支具保守治疗后畸形发展情况,并探讨支具矫形在此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接受支具治疗至少2年且影像资料完整的19例E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7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末次随访Cobb角与治疗前相比改善超过10°为治疗有效,未超过10°为治疗无效。支具治疗前、初次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冠状位及矢状位畸形角度及平衡。结果19例支具治疗前平均Cobb角(40±10.4)°(20°~55°)、初次治疗后主弯Cobb角(28.15±14.78)°,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31.63±18.04)°,初次治疗后及末次随访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胸廓宽度及胸椎高度均较支具治疗前明显增加,特发性EOS较先天性EOS治疗效果更好(P<0.05)。另外,顶椎位于胸腰段或腰段较顶椎位于胸段者效果更好(P<0.05)。初次治疗后两组间主弯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进展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选择之一,其中一些病例可得到满意矫形,即使部分病例不能避免手术,支具治疗也可在不影响胸廓发育的前提下适当延后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山东省乙脑流行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山东省最常见的虫媒传染病,1966年的年发病率高达56.07/10万,且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自1986年以来,我省将乙脑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使该病的发病一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乙脑疫情又有所回升,1990年发病数达2562例(发病率为2.98/10万)。为探讨现阶段我省乙脑的流行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对1994年我省乙脑病例发病及其流行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审评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审评结果报告徐爱强,王少华,宋立志,刘白玉(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济南市,250014)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全国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审评活动的通知》要求,山东省在卫生部督导员的指导下,于1996年1月11日至25H对...  相似文献   
16.
了解山东省大学新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及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制定新生戊肝防控及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东省招收大学生最多的济南、烟台2市随机选取4所大学,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入学新生共2 127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 IgM抗体(抗-HEV IgM)和IgG抗体(抗-HEV IgG).结果 大学新生中抗-HEV IgM和抗-HEV IgG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14%和2.68%.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新生抗-HEV Ig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源地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新生抗-HEV IgG阳性率分别为1.97%,3.77%和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5,P<0.01);生源地为山东省内沿海地区学生抗-HEV IgG阳性率(2.95%)高于内陆地区学生(1.32%) (x2=4.56,P=0.03).仅12.32% (262/2 127)的新生听说过戊肝;42.75% (112/262)不愿意接种戊肝疫苗,其中39.29% (44/112)认为没有必要,56.25% (63/112)认为价格太高.结论 山东省大学新生处于戊肝易感状态,且戊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开展戊肝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2个县(市、区)20~49岁育龄期妇女1 524人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标本采集检测。[结果]检测1 524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53%,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0.35%,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为1.57%,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率为2.17%。全部调查对象中,HBsAg单阳性的占2.95%,HBsAg、HBeAg双阳性的占1.57%。HBsAg阳性率,东部地区为6.39%,中部地区为2.33%,西部地区为4.57%(P0.01);城区为6.48%,农村为3.55%(P0.01)。HBV易感率为51.31%,其中东部地区为45.62%,中部地区为50.53%,西部地区为58.25%(P0.01);农村为54.68%,城区为44.60%(P0.01)。调查对象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96%,其中20~29岁为17.82%,30~39岁为11.45%,40~49岁为7.18%(P0.01);东部地区为15.69%,中部地区为10.36%,西部地区为6.32%(P0.01);农村为7.29%,城区为18.27%(P0.01)。[结论]山东省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和HBV易感率较高,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山东省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进行评价,对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142个县(区、市)均有AEFI数据报告,48h内报告率为97.09%,48h内调查率为98.80%。全省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8045例,其中≤1岁占76.97%,男女性别比为1.42:1。报告的AEFI中,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占75.71%,首剂接种疫苗占62.92%,其中82.87%发生在接种后≤1d;一般反应占97.0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占2.56%,其中过敏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占1.72%。估算全省NIP疫苗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9/100万~49.52/100万。8000例(99.44%)治愈或好转;5例(0.06%)死亡,其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例(0.02%);5例(0.06%)有后遗症。结论山东省AEFI监测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尚需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接种后≤1d,此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19.
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热出疹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接种麻疹疫苗(MV)后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山东省1999~2002年通过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150例接种MV后RFI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接种MV后RFIs多呈散发状态,且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以MV投入量进行估算,报告发生率为0.14/10 000ml~0.25/10 000ml,年均报告发生率为0.20/10 000ml,且各年份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P<0.05);88.67%的病例发热在38.5℃以上,75.33%的病例接种MV后4~11天出疹(中位数为8天),皮疹较为典型;出疹顺序基本与野病毒引起的麻疹病例一致;68.67%的病例为首次接种MV,其中8~12月龄组占94.17%;风疹IgM均为阴性,麻疹IgM阳性率为45.65%。结论 接种MV可引起RFIs,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后的过敏反应和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其发生率与疫苗接种剂次有关;RFIs病例是否与接种麻疹疫苗有因果关系,今后应从病毒的基因型上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分布、变异及耐药情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度山东省流脑疑似病例及流脑监测点流行期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健康人群1097人。从咽拭子检出脑膜炎双球菌13人,带菌率为1.19%,分离菌株中,A群3株,B群1株,C群1株,W135群4,I群2株,X群2株。带菌率,15~19岁为5.77%,其他年龄为0.43%(P〈0.01)。检测10例流脑病例脑脊液(或血清),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30份,“两脑”项目哨点医院送检脑炎、脑膜炎疑似病例脑脊液(或血清)标本184份,RT—PCR检出l株A群菌(流脑病例)、3株C群菌(“两脑”病例)。用分离的9株菌株进行药敏试验,1株B群菌株对12种抗生素均敏感;其他8株对氨苄青霉素、阿齐霉素、美洛培能、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齐霉素、氯霉素、利福平、萘啶酸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均耐药,对青霉素1株耐药.对环丙沙星6株耐药,对左氧氟沙星6株耐药。[结论]目前山东省流脑疫情以A群、C群为主,从健康人群中检出W135群菌株,部分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