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文章总结运用调摄冲任法治疗经前皮肤黏膜疾病的经验。女子以冲任为本,二脉起于胞中,相并而行,与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三经相交汇,取三经之精血以为养,故冲任为病,与肝、脾、肾、胞宫最为密切。经前期,冲任胞宫气血满盈,欲循冲任而泛溢肌肤,若脏腑失和,累及冲任,或邪气侵扰冲任,均可导致冲任失调,发为经前皮肤黏膜疾病。基于此,笔者认为经前皮肤黏膜疾病的核心病机为冲任失调,当治以调摄冲任,同时应重视肝、脾、肾、胞宫的调治,对在经前痤疮、经前荨麻疹、经前阴痒等经前皮肤黏膜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文章剖析目前方剂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理论框架”方剂研究新思路。从“主治、组方、配伍、用法、功效、分类”六维角度出发,构建方剂基本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溯本求源,梳理方剂理论发展脉络及历代有关方论,旨在理清方剂理论的范畴、学术演化脉络。以茱萸丸为例,立足方剂理论框架,探讨茱萸丸的源流,了解茱萸丸的来龙去脉,以提高茱萸丸的临床应用疗效。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讨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抗体的检测方法 ,并观察分析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 ,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42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 ]及 3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 ;并对 10 0例患者进行了 1年随访。结果 :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在AMI组 (1.39± 0 .6 8)和UAP组 (1.35± 0 .6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0 .81± 0 .31,P <0 .0 1)和SAP组 (0 .94± 0 .36 ,P <0 .0 1) ;随访 1年后 ,有 2 2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在发病组 (1.6 7± 0 .6 9)明显高于病变稳定组(1.0 3± 0 .44 ,P <0 .0 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P <0 .0 1)。结论 :血清抗ox LDL抗体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TIM I风险积分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比较不同积分组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 I)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治疗者75例,因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 I)在我院行PC I治疗者47例,入院时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 I)风险积分。采用荧光免疫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在STEM I患者组,根据TIM I风险积分分为04分,59分,1014分3组。随着TIM I风险积分升高,各组病死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能够独立预测住院期间、1个月和3个月病死率及住院期间、1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均P<0.01)。不同的TIM I风险积分各组间血浆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分组不受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而与血浆BN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r=0.52,P<0.01)。在UAP/NSTEM I患者组,根据TIM I风险积分分为02分,35分,57分3组。随着TIM I风险积分升高,各组病死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能够独立预测3个月病死率及1个月和3个月MACE发生率(均P<0.01)。各组间血浆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分组经年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因素校正后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1)。结论TIM I风险积分能够较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短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ACS患者按TIM I风险积分递增分组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TIM I风险积分越高组血浆BN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6.
1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颈部出现肿物2月余,化脓1月余。患者2个月前换假牙后颈部两侧分别出现大小约2 cm×2 cm肿物,伴疼痛,可活动,无波动感,遂至当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淋巴结炎",予替硝唑、头孢匹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未见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了解血友病甲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992年~2000年山东省血液中心确诊和治疗的162例血友病甲患者进行了抗-HCV、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并随机选择10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162例血友病甲患者抗-HCV、HBsAg和ALT阳性率分别为20.73%(33/162)、4.32%(7/162)和8.64%(14/162);无偿献血者抗-HCV、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分别为3.00%(30/10000)、10.00%(100/1000)和2.00%(20/1000);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血友病甲患者抗-HCV阳性率和ALT异常率高于无偿献血者(x~2 分别为 82.04和21.65,P <0.05),BHsAg阳性率低于无偿献血者(x~2=6.72,P <0.05),血友病甲患者和无偿献血者均无HIV和梅毒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59.
60.
燥与湿反映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于人体而言,则可概指津液盛衰的两种状态。两者看似相反、互制,实则相关、共存,并能够相互转化。临床上,鱼鳞病的鳞屑颜色和部位可以反映燥极似湿、湿极似燥的皮损特点,此为“燥湿同形”;鱼鳞病的临床特征可以反映燥湿夹杂的病理状态,此为“燥湿同病”。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认为鱼鳞病核心病机为外燥内湿,或湿郁燥生,或燥壅湿阻,或燥湿互化。治法上若单纯养阴则碍湿,若过用温燥则阴亏更胜,必润燥相济,相反相成,方可奏效。故内湿以运脾调气祛湿,斡旋中焦;外燥以开玄养阴润燥,布散津液。本文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临证予以润肤饮合化裁异功散加减治之,以期为临床治疗鱼鳞病提供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