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创伤在肝脏外科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突发、病情严重、抢救和手术的难度大等特点,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94年7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45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技术,对36例接受ATG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了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发现,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D^+4/CD^+8比值,CD^+8细胞数目治疗前后却有显著性差异。AA患者外周血HLA-DR^+细胞较正常明显增高,但ATG治疗后却有所下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D^+8,HLADR^+细胞增高及CD^+4  相似文献   
3.
评价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的胸部X线检查对肺功能状况估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患者分别在肺叶切除术后3个月、12个月拍摄胸部X光片,同时测定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动脉血氧分压(Po2)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膈肌活动度<0.5cm组肺功能检测指标明显低于膈肌活动度>0.5cm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部X线检查测定隔肌动度可间接估测其肺功能状况,为临床治疗、估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 reperfusion,LI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7),肢体缺血再灌注组(n=7)和原花青素组(n=7);原花青素组给予原花青素[100 mg/(kg·d)]预处理7 d,假手术组和肢体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色拉油,预处理7 d。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和原花青素组采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左后肢3 h后再灌注18 h的方法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行止血带结扎操作后立即剪断止血带。测定各组动物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以及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增多(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肢体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原花青素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减少(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LIR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的2例故障,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维修思路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2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停经,体重逐渐由55 kg增加到65 kg,伴腹部紫纹,颈部皮肤发黑,毛发浓密.服用激素治疗后出现月经,但月经量少,颜色发暗,行经3天,伴有脱发,停药后,月经停止.体毛增长,面部变圆,体重增加.体检:血压正常,体型肥胖,满月脸,头发、眉毛浓密,上唇有胡须.颈部、双侧腋下、腘窝可见黑棘皮.皮肤菲薄,可见大量紫纹.实验室检查:皮质醇增多,0 AM:26.2μg/ul;8 AM:36.9 μg/ul;4 PM:40.8 μg/u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表现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EAML 28例、ccRCC 32例、AML 22例患者的CT征象并运用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EAML 28例中,男7例,女2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2.5岁.25例发生在单侧肾脏;24例为单发,15例可见脂肪成分.CT平扫、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为43.8HU、92.0 HU、77.0 HU.增强动静脉期CT差值12.8 HU.4例出现粗大血管.EAML与ccRCC进行鉴别诊断,其RF准确率为97.30%,EAML无囊变,约50%病例中含脂肪成分,发病年龄为42.5岁,平扫CT值为43.8 HU,动静脉期CT值差值为12.8 HU.约94% ccRCC发生囊变,无脂肪,发病年龄为57.8岁,平扫CT值为36.7 HU,动静脉期CT值差值为27 HU.EAML与AML进行鉴别诊断,其RF准确率为70.97%:EAML较AML发病年龄年轻,肿瘤直径大,动静脉期CT值差大.结论 EAML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平扫CT值较肾实质高,呈快进-慢出强化方式.EAML与ccRCC鉴别诊断主要从囊变、脂肪、年龄、平扫CT值、动静脉期CT值差值进行鉴别.EAML与AML主要从静脉期CT值、动脉期CT值、年龄、肿瘤直径、动静脉期CT值差值鉴别.  相似文献   
9.
宋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65-166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60例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对两组患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访患者,记录12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在应用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肌肉疼痛、消化系统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6.6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以及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12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