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情况,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软件设置急诊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评估模块,对10 522例急诊科就诊患者进行评估;使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行为表现、心理精神状态进行再评估确认筛查结果。结果 共筛查108例精神行为异常患者,占1.03%,男女比例为1∶1.12;患者就诊时间段集中于10:01~16:00和20:01~2:00。42例(38.89%)仅表现为异常心理精神状态,66例(61.11%)合并多种精神行为异常表现;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近期与周围人群产生矛盾者自杀/自伤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急诊分期患者自杀/自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多样,护理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及时鉴别与处置,确保医护患安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无湿化与湿化两种吸氧模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00例,按入住病室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比较两组不同吸氧时间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执行两种吸氧模式的操作耗费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吸氧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比较:吸氧24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吸氧48 h和72 h时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执行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 0. 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可减少湿化瓶细菌污染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且不增加患者呼吸道不适感。  相似文献   
14.
研究竹节参总皂苷(saponins extracted from Panax japonicas,SPJ)对衰老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将18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SPJ低剂量组、SPJ高剂量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SPJ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SPJ 10,60 mg·kg^-1·d^-1,每周6次,持续灌胃6个月至24月龄;另取10只6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处死动物后,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形态;Maso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胶原沉积的变化;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胶原相关蛋白COL1α2,COL3α1,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α-S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TGF-β1,p-Smad3,IL-1β,TNF-α的蛋白表达。SPJ能有效改善衰老大鼠心肌纤维紊乱程度,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衰老大鼠胶原蛋白沉积;能明显下调衰老心脏组织中COL1α2,COL3α1,α-SMA和MMP9,MMP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能有效抑制衰老心脏中TGF-β1,p-Smad3,TNF-α,IL-1β蛋白的表达量。SPJ能有效改善衰老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衰老心脏中TGF-β1,p-Smad3蛋白表达,降低心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然而,老年患者因衰老、并存疾病和衰弱等问题,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谵妄( 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可达50%,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转归[1-3].本文通过概述POD的诊断标准、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78例肺腺癌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中的EGFR基因,分析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分析浸润性腺癌不同组织亚型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78例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为61.9%,女性(69.4%)、无吸烟史(67.3%)、肿瘤直径≤2.4 cm(66.9%)、浸润性腺癌(65.9%)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52.1%)、有吸烟史(42.6%)、肿瘤直径2.4 cm(54.5%)、浸润性腺癌变异型(10.0%)患者(P0.05),低分化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44.2%)低于中分化(67.7%)和高分化腺癌(80.0%)(P0.05);中分化腺癌(OR=1.534,95%CI:1.056~8.274,P=0.032)、浸润性腺癌(OR=6.588,95%CI:5.879~32.316,P=0.001)是肺腺癌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浸润性腺癌不同组织亚型中腺泡型(71.3%)、附壁生长型(68.8%)、乳头型(61.1%)、微乳头型(57.1%)、实体型(29.2%)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有无吸烟史、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组织学亚型有关;中分化腺癌、浸润性腺癌是影响肺腺癌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因素,腺泡型为主肺腺癌的EGFR突变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竹节参总皂苷(saponins extracted from Panax japonicus,SPJ)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自然衰老组、SPJ低剂量组、SPJ高剂量组,每组10只。自然衰老组、SPJ低、高剂量组从18月龄开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SPJ 10,60 mg·kg~(-1)·d-1,每周灌胃6 d,持续6个月至24月龄处理动物。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形态;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IL~(-1)β,TNF-α,AMPK,p-AMPK,Sirt1,Ac-NF-κB p65蛋白表达。SPJ能有效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心肌纤维的排列紊乱,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同时,SPJ能明显抑制自然衰老过程中心脏组织Bax,IL~(-1)β,TNF-α,Ac-NF-κB p65的表达,促进Bcl-2,Bcl-2/Bax,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SPJ可有效抑制自然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人附睾蛋白4(HE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IL-2R、HE4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中/低分化、有腹腔积液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分别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无腹腔积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腹腔积液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D3+、CD4+水平分别低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腹腔积液的患者,CD8+水平分别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腹腔积液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SIL-2R、HE4水平与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P﹤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IL-2R、HE4水平均较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低,SIL-2R、HE4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中段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术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决策。方法选取2014-01-2016-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60例食管中段鳞癌患者,记录不同肿瘤浸润深度下各组淋巴结转移率。通过效能指数(各组淋巴结阳性率×术后3 a生存率)评价各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肿瘤浸润深度T_1~T_3期患者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5%、36.5%、23.8%。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右侧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在食管中段鳞癌中转移率最高,其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能明显改善预后,而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仅在T_2、T_3期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