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及相关炎症因子在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拟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27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PS患者31例列为HPS组,同时随机选取行肝移植术且未合并HPS的终末期肝病患者30例为非HPS组及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PS组、非HPS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或治疗前1 d检测血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2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皮素(endothelin,ET)-1水平,HPS组和非HPS组分别于术后3、7、14、21、28 d检测总胆红素、TLR2 mRNA、TNF-α和ET-1水平。术后随访,记录随访期间的阳性事件和生存时间。结果截止至2008年7月,平均随访时间2.4年(最长4.4年)。目前,HPS组中26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存活15例,死亡11例,非HPS组中存活24例。肝移植术前HPS组患者的LPS、TNF-α、ET-1、TLR2 mRNA,i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但与非H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PS组患者的TLR2 mRNA和ET-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iNOS mRNA、LPS与TNF-α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PS组患者肝移植术后28 d较术前TLR2 mRNA、TNF-α、ET-1水平有所下降(均为P<0.05)。结论 LPS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在HP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 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 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 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 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3.
本文综述了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的ICU血流动力学管理进展。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管理是当前我国器官捐献的核心环节。科学的供者管理、保护和优化器官功能是ICU的工作重心, 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可供捐献的器官数量。血流动力学的管理是脑死亡潜在供者的管理中最大的挑战, 做好供者管理可最大限度保护供器官功能, 提高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的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否出现腹腔出血,分为腹腔出血组(12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包括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供肝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时间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结果 82例患者中,12例发生腹腔出血(发生率为15%),均需二次手术止血。其中腹腔出血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33%),对照组70例患者中死亡8例(病死率为1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MELD评分、PT、INR、FIB、APTT、P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出血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及供肝冷缺血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的无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与供肝冷缺血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有关。应在术前充分纠正凝血功能,提高外科手术技术,以减少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reversal of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PTDM)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2patients with PTDM in 232 patients receiv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26. 7 %)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PTDM (34 cases) and those with persistent PTDM (28 case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variables, including sex,age, body mass index,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pretransplantation fasting plasma glucose, the immunosuppressant regime, FK506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steroid usag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variables, including sex, age, body mass index,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pretransplantation fasting plasma glucose,FK506 concentration at month 1, 3 and 6 after operation, rate of cyclosporine usage and duration of steroid us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Compared with the persistent PTDM patients, the transient PTDM pati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younger age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54 ± 8 vs. 42 ± 6 years, P<0. 05), longer time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TDM (18 ± 23 vs. 35 ± 42 days, P<0. 05), and higher rate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sirolimus usage (0vs. 8. 9 %, P<0. 05).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age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was determined as the singl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associated with reversal of PTDM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odds ratio: 1. 312, 95 % confidence interval: 1. 005 - 1. 743). Conclusion Age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duration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TDM and rate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or sirolimus usage are associated with reversal of PTDM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Among these factors, age at the time of transplantation is only the singl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洗剂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运用中药洗剂外敷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并护理,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腰痛、步行能力、直褪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主要症状、体征、日常活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腰痛、步行能力、直褪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主要症状、体征、日常活动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洗剂外敷治疗并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本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全部病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有177例患者参与研究,其中60例在术后24 h内开展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试验组);117例早期予以全肠外营养,直至患者肛门排气后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根据患者术前的MELD评分进行分级,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不同MELD评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影响。 结果177例患者中共有106例(59.9%)发生术后感染。性别、MELD评分与早期肠内营养3个变量为影响总感染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0.045、0.000)。早期肠内营养可以降低11≤MELD评分≤20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P=0.014)。随着MELD评分增加,早期肠内营养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逐渐缩小。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中度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肝移植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 5例CPM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9岁.原发病为慢性重症肝炎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例,其中3例并发Ⅲ~Ⅳ度肝性脑病,3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CPM发生于术后4~13 d,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7 d,临床表现主要为闭锁综合征、肢体痉挛性瘫痪、缄默等.术前有明显低钠血症患者4例,发病时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正常者4例,明显增高者1例.5例患者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CPM.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相结合的治疗措施,重点防治并发症,其中两例由于早期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持续的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本组患者3例死亡,2例存活,但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肝移植后并发CPM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后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10月到2008年8月的58例PTDM患者的临床资料。70.7%(41/58)的患者予胰岛素治疗,激素组23例口服激素的PTDM患者中有15例激素减量或停用;FK506组16例使用单药他克莫司(FK506)免疫抑制方案的PTDM患者,转换为霉酚酸酯(MMF)或西罗莫司(RPM)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随访3个月,观察改变免疫抑制方案对PTDM的影响。结果 89.7%(52/58)的PTDM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激素组有5例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出现糖尿病逆转;11例患者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或停用,无一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FK506组有2例患者糖尿病逆转,10例患者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或停用,1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在FK506加量后排斥反应得以控制。结论肝移植术后PTDM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胰岛素治疗占主体。减低激素和FK506用量,转换MMF或RPM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可能是防治PTDM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及甘草流浸膏干预对全麻插管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及生理盐水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及甘草流浸膏干预,观察实施不同预防措施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咳嗽、咽喉痛、咳痰)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预防效果好、并发症发生少(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甘草流浸膏干预能减少全麻插管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