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并预测2020-2034年的变化,为中国食管癌的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GBD 2019)获取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死亡负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 APC)模型评估年龄、时期、队列效应。采用R软件Nordpred包对2020-2034年的死亡情况进行预测。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人口从3.86/10万降至1.02/10万、男性从5.27/10万降至1.72/10万、女性从2.61/10万降至0.44/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分别为总人口-4.54%、男性-3.83%、女性-5.94%。APC模型分析显示,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纵向年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人口从0.20/10万增至3.54/10万、男性从0.26/10万增至6.40/10万、女性从0.37/10万增至1.36/10万;随着时期的推移死亡风险减小,总人口RR值从1.28降至0.19、男性RR值从1.24降至0.22、女性RR值从1.52降至0.11;越晚出生的队列其死亡风险越小,总人口RR值从12.31降至0.04、男性RR值从8.96降至0.05、女性RR值从26.04降至0.01。预计2020-2034年,死亡人数降至73 897例,死亡率降至0.52/10万。  结论  相应防控策略对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防制有效,须重点加强缺乏水果摄入的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相关疾病防控和体检筛查,科学指导居民摄入水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获取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2015年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中国布病流行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将血清学阳性率资料转化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资料,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新疆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为(3.48 ~19.54)/10万人年,内蒙古为(64.86 ~77.79)/10万人年,青海为(20.55 ~53.21)/10万人年,西藏为(45.87 ~73.03)/10万人年,甘肃为66.97/10万人年,山西为10.00/10万人年.结论所得6省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均较高,应因地制宜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遏制其在人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93.
94.
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间接血凝集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SCI、CNKI、Proquest、维普等数据库,获得公开发表的关于日本血吸虫血清学诊断试验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 8.02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xcel 2003绘制SROC曲线图.结果 1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稳健法结果 显示IHA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721,诊断优势比为6.686.EL,ISA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633,诊断优势比为2.963.结论 两种血清学诊断试验(IHA和ELISA)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准确度中等,IHA略高于ELI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方法 对日本血吸虫病均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5.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诊断试验Meta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IHC和MSI对HNPCC的诊断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Ovid等数据库,获得有关IHC或MSI筛查HNPCC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 8.02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稳健法结果显示IHC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826,诊断优势比为22.537;MSI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852,诊断优势比为33.115.结论 两种HNPCC筛查方法效果较好,但两方法诊断效果无统计学意义,均对HNPCC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阐述灵敏度和特异度双变量Meta分析模型对于诊断试验的评价效果,为选择更好的诊断试验评价方法 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最近发表的评价2种血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 的Meta分析数据来阐述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方法 .结果双变量模型可直接得出待比较的几种诊断方法 的logit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优势比(DOR)均值及各自的95%CI,还可得出灵敏度均值、特异度均值以及DOR均值在2种诊断方法 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还能合并估计不同研究间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能存在的关联性.结论 双变量模型保留了数据的二维特性,可以将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效应分开估计,这比传统的SROC法得出诊断优势比的净效应更加合理.因此,双变量模型用于诊断试验评价是恰当的、灵活的,可作为经典SROC法的改进与补充.  相似文献   
97.
非参数法估计ROC曲线下面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ROC是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的缩写。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可作为某一诊断方法准确性评价的指标;通过对同一疾病的多种诊断试验分析比较,这些指标可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最佳诊断方案[1]。对于ROC曲线的构建及其实际临床意义,文献[2]到已作了详细介绍,本文将采用实例数据具体介绍如何利用简单、实用的非参数法估计与比较ROC曲线下面积。一、ROC曲线下面积的计算本文所指的“诊断”是泛指某对象(如人、仪器、设备、试剂、方法等)对某确定事件作出是正常还是异常(无病还是有病、噪音还是信号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IHC-MSI对HNPCC的诊断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Ovid等数据库,获得有关IHC或MSI筛查诊断HNPCC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 8.02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稳健法结果显示IHC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921,诊断优势比为134.290,拟合SROC曲线.结论 研究发现IHC-MSI诊断试验对HNPCC具有理想的筛查诊断价值,实现了诊断试验meta分析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9.
崔芳芳    宇传华    聂德为  张干深   《现代预防医学》2016,(16):2959-2962
目的 研究1990 - 2013年中国人群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1990年和2013年中国人群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和健康期望寿命(Health-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HALE)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计算1990 - 2013年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结果 1990和2013年,脑卒中均为首位死因,死亡人数增加了47.06%。2013年,脑血管疾病是导致DALY的首位病因,相比于1990年,所致DALY增长19.67%,年龄标化DALY率却降低32.40%。糖尿病所致DALY增长最快,DALY和标化DALY分别增长113.38%和25.60%。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腰痛和颈痛、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影响男性和女性健康的共同主要因素。2013年,中国健康期望寿命为67.9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5.9岁和70.3岁。1990 - 2013年,全人群健康期望寿命增长7.4岁,男性和女性分别增长6.7岁和8.4岁。结论 1990 - 2013年,中国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处于增长趋势,慢性病是影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COPD和肿瘤。  相似文献   
100.
手术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介绍了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情况,并对系统运行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技术和质量,调控和监管医院整体运营结构,增加医院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