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fDN)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对其浓度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2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和大量蛋白尿组38例,测定其hsCRP和Fib含量,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正常蛋白尿组血hsCRP和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hsCRP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1)。hsCRP和Fib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26,r=0.435,P〈0.05)。结论:hsCRP和Fib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2.
β2-微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肝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尿液β2-微球蛋白,确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慢性乙肝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慢性乙肝患者提取血和尿样,测定β2-MG、血BUN和Cr。血、尿β2-MG采用免疫比浊法,BUN采用脲酶法,Cr采用苦味酸法,在TBA-3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编程测定。结果:血清ALT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尿β2-MG和正常体检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其血BUN、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尿β2-BG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害诊断价值。临床上仅以BUN、Cr作为慢性乙肝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指标是不够的,应常规检测血、尿β2-MG来判断肝脏损伤程度及预测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中国人群N-乙酰基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不同基因分型方法的效能。 方法: 对包含中国人群NAT2基因多态性数据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Medline、PubMed、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 2021年12月1日。英文检索词:NAT2、N-acetyltransferase、polymorphism、China或Chinese等;中文检索词:NAT2、基因多态性、中国等。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取文献中NAT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信息,重建单项研究NAT2基因型数据库并利用Phase 2.1软件进行单体型和双体型重建及验证。构建中国人群NAT2基因型分布数据库,分析NAT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基于构建的NAT2基因型数据库,评估不同NAT2基因型分型推断方法的效能。 结果: 经过文献检索及筛选,共有10项研究的结果纳入本研究。汇总纳入10项研究中对照组4010例个体的基因型数据,NAT2快代谢基因型、中间代谢基因型、慢代谢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别为25.79%(1034/4010)、50.87%(2040/4010)、23.34%(936/4010),NAT2非慢代谢基因型总体频率为76.66%(3074/4010);NAT2快、慢代谢等位基因总体携带频率分别为51.19%(4096/8002)及48.81%(3906/8002)。3SNP法推断NAT2慢代谢基因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92%(1249/1250)和99.81%(4190/4198);推断NAT2快代谢基因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1484/1484)和99.92%(3961/3964)。2SNP法推断NAT2慢代谢基因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52%(1194/1250)和98.36%(4129/4198);推断NAT2快代谢基因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1383/1484)和96.01%(3806/3964)。3SNP法和2SNP法推断NAT2慢代谢基因型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664),一致性较好(Kappa=0.932)。3SNP法推断NAT2快代谢基因型敏感度优于2SNP法(χ2=10.973,P=0.001)。 结论: 我国人群NAT2代谢基因型以非慢代谢基因型为主,在中国人群中3SNP法推断NAT2基因型效能优于2SNP法。  相似文献   
24.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现已成为全球分布的主要肠道病原体。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可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而其严重感染会导致假膜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CDI正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一个持续挑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CDI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予以简要综述,为防治CD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高危科室的住院患者肠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筛查情况以及探讨肠道CRE阳性的危险因素,为CRE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骨髓移植科、器官移植科、血液科,并进行肠道CRE筛查的住院患者;然后将住院期间大便CRE由持续阴性(≥1次)转为阳性(≥1次)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将大便CRE持续阴性≥3次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肠道CRE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危科室共878例住院患者进行肠道CRE筛查,筛查率为7.51%(878/11 697),阳性率为18.79%(165/878);肠道CRE筛查率最高的高危科室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38.50%),肠道CRE阳性率最高的高危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35.97%); 165例大便CRE阳性患者共检出170株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85.88%);病例组大便CRE由阴性转为阳性的平均时间为6天;年龄≥60岁、留置胃管是高危科室住院患者CRE阳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建议对高危科室患者加强肠道CRE筛查,尤其是高龄和留置胃管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