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1 概况 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一直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心电图学是<诊断学>辅助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心电图知识,就必须重视心电图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32.
目的:运用顺胃降逆方治疗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型复发反流性食管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100例复发RE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顺胃降逆方、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食管24hpH值参数变化以及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评价该方治疗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型复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半年后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组中医证候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中医证候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改善烧心、嗳气、口干口苦、身倦乏力、饱胀、大便黏腻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②治疗组能够改善患者24 h-pH值参数,尤其在降低24 h反流总次数、反流>5 min次数方面相较对照组效果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治疗组能够改善患者食管黏膜炎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 0.05)。④治疗组治疗后半年再次复发率为6.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8%,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顺胃降逆方治疗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型复发RE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减少反流发生次数,减轻食管黏膜炎症,降低再次复发率,且在使用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3.
程怡  岳梅  孟洋 《中国医药》2008,3(7):414-415
目的探讨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分析30例共74阵特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LF/HF值、每5分钟的NN间期的标准差(SDNN);②24h心率变异性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测量、计算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特发性房颤发作前SDNN、HF较发作后升高,LF/HF降低,LF无明显变化。@24h时域分析显示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高于对照组。③房颤组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④房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Pmax、Pd呈正相关。结论特发性房颤怠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特别在发作前迷走神经张力有明显增强,并且其Pmax、Pd显著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特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于肾、输尿管、膀胱,是以腰部或侧腹部剧烈绞痛(持继性或阵发性),腰硬少腹部钝痛而起病为主要症状,是临床急性发作病之一。笔者近几年来运用自拟通淋化瘀排石汤加味治疗39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根分叉病变患牙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5年的失牙状况及失牙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79例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非手术治疗纵向观察5年。比较分析双侧下磨牙初诊及5年后随访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根分叉病变等级(furcation index,FI)、牙松动度等临床指标,并利用根尖片评价初诊时根分叉区牙槽骨吸收量,以了解根分叉病变患牙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失牙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失牙的主要因素。结果:(1)非手术治疗对伴有根分叉病变的慢性牙周炎患牙PD的改善是显著有效的,但根分叉病变的存在会影响其PD值的改善。(2)初始根分叉区PD值、松动度以及影像学根分叉区垂直骨丧失量和根分叉病变部位骨吸收区域面积与失牙成明显正相关(P<0.001),且FI=3、FI=4亦显著增加了失牙风险(P=0.017,P=0.007),而年龄(P=0.703)、性别(P=0.243)、吸烟史(P=0.895)等在本研究中与失牙无显著相关。(3)FI=3或FI=4的失牙风险显著高于FI为2及2以下的患牙,5年存活率不足50%。结论:根分叉病变患牙失牙风险与根分叉病变密切相关,根分叉病变严重、根分叉区水平及垂直骨丧失量多会显著增加失牙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Dickkopf-1(DKK-1)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2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KK-1的水平,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CD8+CD161+T细胞)。比较两组血浆DKK-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患者血浆DKK-1浓度为(124.97±64.98) ng/L,健康对照组血浆DKK-1浓度为(84.95±13.74) ng/L,RA患者血浆DKK-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血浆DKK-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406,P=0.021)、DAS28评分(r=0.372,P=0.036)、免疫球蛋白G(r=0.362,P=0.042)、免疫球蛋白A(r=0.377,P=0.033)呈正相关;与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3)RA患者血浆DKK-1水平与外周血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13,P=0.019);与Treg、nTreg、aTreg、sTreg、Teff、Tfh、CD4+CD161+T、CD8+T细胞无相关性。(4)外周血CD161+CD8+T细胞百分比与红细胞沉降率(r=-0.415,P=0.004)、C-反应蛋白(r=-0.393,P=0.007)、DAS28评分(r=-0.392,P=0.007)、类风湿因子(r=-0.535,P<0.00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0.589,P<0.001)、免疫球蛋白G(r=-0.368,P=0.012)、免疫球蛋白M(r=-0.311,P=0.035)呈负相关;与年龄、病程、免疫球蛋白A、补体C3、补体C4、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浆DKK-1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8+CD161+T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与患者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DKK-1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用作RA骨破坏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风湿疾病血液标本取自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患者,NPSLE组34例,SLE组19例,健康对照组17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SP-1表达水平.分析NPSLE组、S...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及非复发组年龄、手术方式、并发症等临床特点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2018年12月29日山东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457例(总473次手术)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患儿资料,探讨其中16例再次手术患儿及与所有患儿的整体情况,了解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并发症等对腺样体肥大复发的影响,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457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16例((3.5%)属于再次手术。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①5~8岁年龄组复发率最高;②传统手术复发率最高,鼻内镜下切割手术也有复发;近2年我们采用经口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随访,手术患儿仅有一例复发;③有中耳炎和鼻炎鼻窦炎危险因素者复发比例高。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是一项总体安全的手术方式,存在中耳炎和鼻炎鼻窦炎的患儿更易出现复发,注意并发症治疗与预防,采用经口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CO2激光与喉显微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和声带白斑的疗效。方法 6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30例声带白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两类患者均一组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常规组),另一组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病变组织或粘膜剥脱术(激光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月及3月行频闪喉镜、电子喉镜检查,GRABS、VHI主观评分及客观嗓音分析。结果 声带息肉患者术后1周激光组患者声带恢复情况略差于常规组,术后1~3个月,电子喉镜检查、频闪喉镜黏膜波观察及嗓音主客观分析,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声带白斑患者术后1周激光组声带创面恢复略差于常规组,术后1~3个月,两组间电子喉镜检查、频闪喉镜黏膜波观察及主客观嗓音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4年,激光组复发率(6.67%,1/15)明显低于常规组(20%,3/15)。结论 CO2激光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白斑患者均疗效好,尤其是治疗声带白斑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40.
周玉娟    孟洋  田亮    余菁    王璟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5):708-711
 目的  分析冷热试验优势偏向(directional preponderance,DP)与单侧反应减弱(unilateral weakness,UW)方向一致和相反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探讨其对眩晕患者前庭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冷热试验中既有DP又有UW的眩晕患者125例,比较方向相反和一致时自发性眼震、感觉结构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结果异常患者的比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中,DP和UW同向者35例(同向组),DP和UW反向者90例(反向组)。同向组中有自发性眼震者16例(45.71%),反向组有64例(7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P=0.008)。反向组中SOT提示前庭功能不足者的比率(74例,占82.22%)较同向组中高(24例,占6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P=0.096)。结论  DP和UW反向组与同向组相比,自发性眼震比率较高,提示两者反向时尚处于急性期;而两者同向时中枢代偿多已启动,但平衡功能仍较差,提示平衡功能可能比自发性眼震恢复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