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土鳖虫、芙蓉叶的特殊功用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孟景春1土鳖虫擅治腰痛土鳖虫性寒、味咸,有毒。入心、脾、肝三经。功能逐瘀破积,通络理伤。至于主治腰病,诸家本草尚无明确记载。近来偶见杂志报导,试用于临床,采有效应。其冶腰痛的用法如下:土鳖虫大者3只...  相似文献   
82.
浅释李东垣论著中“阴火”及其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火”这一病理名词,始见于东垣著作,其明言“阴火”者,在《脾胃论》中有十八处,《内外伤辨惑论》有八处。从这些言及阴火的内容来看,其中言“阴火”病因者五,言病证病机者十一,言治疗原则者二,言治法者五,用药加减者三。但“阴火”实质是什么?仍属似明似昧。现择其论述较为完整(病因、病机、病证)的一段,作为探索“阴火”实质的主要内容。《脾胃论  相似文献   
83.
全蝎与山药     
全蝎与山药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孟景春1全蝎擅治百日咳全蝎昧咸辛,性平,有毒。入足厥阴肝经。功能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综观历代本草及临床应用,大多用于大人中风,小儿惊风以及癫痫、破伤风(小儿脐风)等。用于治疗百日咳者并不多见。其用法是:全蝎6g,...  相似文献   
84.
紫石英为宫寒不孕的要药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孟景春紫石英性温味甘,入心、肝经。关于其治宫冷不孕,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其后《药性论》有“女人服之有子。”《青囊秘方》云:“治妇人胎胞虚冷,久不受孕,或受孕多小产者...  相似文献   
85.
黄芪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良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良药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孟景春黄芪,性微温,味甘,入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临床上与升阳药配伍,治疗脱肛、子宫下垂;与白术、防风同用(玉屏风散),为治表虚自汗的效方;与补血温阳药(当归、肉...  相似文献   
86.
大枣,味甘性平,归脾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类.、《本经》言其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相似文献   
87.
孟景春 《家庭用药》2014,(10):45-45
车前草——清热解毒治尿血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继承皇位,中原虽已统一,但西南边陲地区常有外夷进犯,骚扰当地百姓光武帝便派伏波将军马援前往征讨行军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行至边陲地区水源缺乏,人马均甚疲惫,小便出血者不在少数。士卒在无奈之际,便把马散放,任其自由觅食水草。  相似文献   
88.
<正>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治疗学上的论点,笔者所识是出自陈自明(良甫)《妇人良方》卷三贼风偏枯方论中。其论曰:“贼风偏枯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作痛。经云汗出偏枯(按《内经》原作“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如树木一枝,津液不到则枯槁,被风所害,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治法当用大八风汤,续断汤以养其血;则风自去矣。”据该论所讲的风,当系中风。中风而见半身不遂者以养血与祛风之品同用,从而使偏枯之证恢复,所以称血行风自灭。再有风中经络(属于气虚血滞者),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口角涎流等症,为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目前常治以王清任的补阳还伍汤,通过补气活血,达到血活络通的目的,这也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证候。但这一论点自家以后的临床应用已大大超过了陈氏所论的治疗范围。治风已不仅是偏枯的中风证,治血亦不限于养血一法。现将用此论点治疗的几种常见病证,作扼要的介绍。一、外风痹阻证 (一)偏头不汗病例。某患者头面部右  相似文献   
89.
<正> 陈××,男,24岁,中学教师。初诊:1984年3月2日。始患脾肾阳虚泄泻,兼有冻腻,已有三月之久,经服附子理中汤合香连丸,七剂后,便泄愈而见口甜。口涎较多,涎沫清稀,尤其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口水汩汩而溢,强咽亦不能控制。舌质淡红,苔白微腻,右脉濡,轻按有弦象。此脾气不足,肝木顺乘。治以培土抑木,稍佐化湿。处方: 炒白术10克炒苡仁12克白茯苓12克  相似文献   
90.
妊娠逐月养胎说始于北齐徐之才,其曰:一肝二胆三心经,四月三焦五脾经,六胃七肺八大肠,九月肾经十膀胱。意思是说妊娠在一个月的时期内,营养胚胎是以肝经为主的;二个月的时期内,是以胆经为主,……。但后世有些医家认为是荒诞的无稽之谈。然在临床曾遇两名孕妇俱在七个月而病肺者。一位妇女第三胎咳嗽甚剧,痰多,兼有便溏;据述前二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