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慢性泄泻是消化科常见病症之一。本病病情迁延,症状反复,难以根治。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亦和肝郁肾虚有关;治以健脾化湿为主,辨证施以治泻十法;泄泻多有兼邪,兼邪亦须兼顾;灵活运用治泻对药,治养结合,畅情志、适饮食,可获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2.
黄芪,性徽温,味甘,归肺、脾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神农衣草经》日黄芪:主痈疽(Yōngjū)、久败疮、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叉名“戴”j近代名医张锡纯对《本经》黄芪的功能主治作了阐发,认为:“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期溃脓自排出也;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者,更能熄内风。、”张氏对黄芪之用更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刮痧疗法,是一种操作方便的外治疗法。始见于公元1675年《痧胀玉衡》一书,现在民间还有人使用。痧,本是一类病证概括的名称。如霍乱吐泻后,因失水而指纹部呈凹陷状便称它为“瘪螺痧”,腹痛剧烈,吐泻不得,则称“绞肠痧”。到现代因这些病证病势严重,危险性大,以急诊治疗为妥,一般就不用刮法痧来治疗了。但如在夏伏之间,突感到身体不舒,头昏,胸闷腹胀,周身困倦,腰如束带;或泛泛欲呕,或轻度吐泻,指甲青黑,或手足直强麻木等,用刮痧治疗,效果倒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64.
孟景春 《家庭用药》2013,(12):30-30
常于街头市巷叫卖的一串串色红鲜艳的冰糖葫芦,乃是用山楂与红糖煎制而成,不仅好吃而且还是治病的良药。据传在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的爱妃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于是宋光宗张榜招医。一江湖医生揭榜进宫,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顿饭后吃5~10枚,半月后病即愈。”贵妃按法服用,不到半月病就痊愈了。可以推测贵妃所患并非大病,只是较为严重的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65.
动可延年,按摩保健唐代孙思邈医著里有养生“十六宜”之说,其核心在于“动”,借此理论,我创制了一套“孟氏养生按摩操”。此操简便易学,又不受环境所约束,坚持实施,既可防衰,又可延年。一梳头以双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行之,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脑部生理功能,常梳头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66.
张锡纯,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后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累世业医。年青时曾致力于科举,因两次参加秋闱落第而转习医业。他博览群书,并学习西医理论知识,有沟通中西医学之理想。结合几十年临床实践,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其中有《医论》八卷,《方论》八卷,《伤寒六经论》四卷,《药物讲义》五卷。他曾说:“学医要与古为新,俾我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对医学的应用,提出“合中西而融贯为一”,不愧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现就其学术思想,治学精神,以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67.
虽然口臭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口臭者常令人生厌。特别是年轻人,在社交场合,若有口臭,往往自惭形秽,担心会被别人看不起,影响交往。  相似文献   
68.
小验方两则     
孟景春 《家庭用药》2014,(12):56-56
治鼻出血 鼻衄,即鼻出血,此症尤以小儿多见,发病以春秋两季为多。由于春季人的肝气易旺,肝气上逆犯肺,伤及肺络,则鼻血出也。因鼻为肺窍,大多治之以清肝降火。儿童服药一般比较困难,可试试外治法。  相似文献   
69.
<正>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它虽然只是片段的内容,但是对临床医学上却起着相当的功用,所以引起后世医家对它的重视。茲谈谈我个人对病机十九条的理解和研究方法,非敢言鸣,聊抒管见而已。考至真要大论的原文,病机十九条,本系岐伯的答词,在前面还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百病之生也,皆生  相似文献   
70.
五倍子与长生果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孟景春1五倍子敷脐治盗汗、擦牙能固齿五倍子性平味酸,或云咸酸涩。功能敛肺涩肠,止血解毒。其治盗汗与敛肺之功有关。其治盗汗之用法:五倍子适量,研极细末,每用3~5g,用糯米稀饭汤调如厚糊状,敷于脐,至脐平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