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磁标记后从尾静脉移植人静脉血栓模型中进行干细胞活体示踪,为EPCs促进深静脉血栓机化再通提供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方法首先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EPCs,配制新型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并体外标记EPCs。制作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并将其分为4组:移植SPIO标记的EPCs(SPIO组)、移植Dil标记的EPCs(Dil组)、移植单纯EPCs(对照组)、移植1mL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术后各组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E染色,并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MRI观察到SPIO组的EPCs定向迁移至下腔静脉血栓内,呈团块状信号影,信号密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第14~21d磁信号达到最强并由此开始转弱。移植术后取血栓标本行常规病理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显示,SPIO组、Dil组及对照组均可观察到血栓中出现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管腔,3组间新生毛细血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3组新生毛细血管数目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Dil标记的示踪方法,SPIO标记的EPCs移植入深静脉血栓中进行活体MRI示踪安全、无创、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2.
亚急性、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43例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血栓消融的操作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的选择及放置的时间。方法 选择严重的亚急性、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 4 3例 ,先置入滤器 ,再消融血栓、球囊扩张髂静脉病变、有明显回缩者放置支架、最后做临时性股动静脉瘘。结果  35例治疗成功 ,8例失败。髂静脉狭窄 33例 ,放置支架 10例。放置的滤器中 ,永久性 11例 ,临时性 2 4例。随访 33例 ,3~ 30个月 ,2 5例患肢肿胀消退 ,8例出现血栓后综合征 ,18例血管造影 ,8例髂股静脉通畅 ,5例髂股静脉狭窄 ,3例髂静脉闭塞 ,2例股静脉闭塞。结论 本方法为亚急性和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3.
腔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要点、主要并发症防治与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1月至200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65条肢体)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膝下病变段动脉球囊扩张(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或支架植入(stenting)治疗,观察症状的改善,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变化,保肢率以及近期通畅率.结果 60例患者(65条肢体)中,技术成功51例,成功率83.3%;临床成功53例,成功率88.3%.症状完全缓解40例(66.7%),部分缓解13例(21.7%),无改善7例(11.6%);ABI从术前0.40±0.18增加到术后0.91±0.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膝下截肢,4例足趾截趾,出院时保肢率为91%.随访54例,随访时间10 d至30个月,平均(14.5±1.2)个月.2例膝上截肢,2例膝下截肢,2例足趾截趾,保肢率88.9%(48例/54例);症状复发5例,复发率9.2%,血管再闭塞或再狭窄10例,通畅率81.5%,1年累积通畅率为57.3%.结论 腔内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确切,是该类疾病重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下肢DVT患者,先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诊断后,于患肢小腿中下段胫前区用4F穿刺针直接穿刺胫前静脉,置鞘后放置溶栓管于深静脉血栓段,行尿激酶持续泵入。结果10例DVT患者中,4例患者为中央型,6例为混合型。溶栓后深静脉主干再通,10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膝下小腿中段周径差平均(1.64±0.69)cm,与术前[(4.42±0.84)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0个月,7例肢体肿胀完全消退,2例有活动后轻度肿胀,1例在术后约2个月复发。结论经胫前静脉入路直接溶栓对于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干预率、IL-1β、INF-γ、NF-kB、VEGF表达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1β、INF-γ、NF-kB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能否改善肺氧合功能及心脏功能.方法 开胸行肺减容术24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12例和对照组(B组)12例.A组麻醉前10min静注长托宁0.03mg/kg;B组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006mg/kg.分别记录麻醉前和麻醉30、60、90min及术毕血气及氧合指标变化;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气道压(PeaK)、心率(HR)、吸痰次数及分泌物量.结果 A组术中、术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B组(P<0.01);而B组各时间点HR、PETCO2 、PeaK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中、术毕分泌物及吸痰次数明显少于B组.结论 长托宁可以减少肺减容术单肺通气的肺损伤,改善肺氧合能力,同时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综合腔内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6月对57例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术及左髂静脉闭塞或狭窄段球囊扩张内支架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左下肢症状及体征,通过造影观察左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技术成功5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消失,盆腔侧枝循环消失。1例患者仅行抗凝治疗,下肢肿胀好转。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发生滤器、支架移位等情况,未发生血栓复发、肺动脉栓塞、出血并发症等。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至少3~6个月,随访2~12个月,11例患者左下肢肿胀,7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所有患者未发生下肢溃疡,6、12个月后复查造影无支架内阻塞病例。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微创、安全,术后口服抗凝药物可提高下肢深静脉通畅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TAO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术+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肢均行CTA或MRA检查或术中股动脉穿刺行动脉插管造影,评估下肢病变段动脉流入道和流出道情况。14条下肢先均在手术室进行PBSC小腿肌肉注射,再行介入手术(球囊扩张术、置管溶栓术、支架植入术中的一种或几种)治疗,并予PBSC血管腔内注射。结果:1条患肢坏疽继续加重,术后第5日行右下肢第3、4、5趾截断术。术后一周12条患肢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冷感、麻木感明显改善,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36±0.18增加到0.78±0.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个月3条患肢足部溃疡愈合,6条患肢动脉造影可见较多新侧枝血管形成。以下肢CTA和踝肱指数检查指标进行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的通畅率为90.1%,6个月通畅率为81.8%,12个月的通畅率为72.7%。结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介入治疗TAO,特别是有完全闭塞而不能打通、远端无流出道病变血管的患者,能够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肢血供,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27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下肢缺血的症状,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麻木,无脉,皮肤苍白,在DSA行手术取栓治疗,术毕均行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者行介入手术治疗.结果 27例治疗全部成功.救肢成功25例,20例患者术后扪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2例患者行截肢术.截肢率7.4%.结论 手术联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能提高救肢率及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70.
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胺酮静脉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探讨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选择60例做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术中患儿体动,呼吸,心率,ECG,SpO2的变化,并随时调整麻醉深度,满足手术要求。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清醒时间P组明显快于K组(P〈0.01)。两组相比,P组患儿术中安静,经过平稳,可较好的耐受手术,且呼吸循环影响轻微,诱导及苏醒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氯胺酮麻醉,丙泊酚麻醉在小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