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实践教学是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中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环节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在大连医科大学构建“内外联动”公共卫生实践教学模式: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校内实验;②以校内教学为根基,拓展校外实践基地;③以“内外联动”强实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实施校内和校外基地“内外联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正常成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检测正常成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了解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范围.方法用8-OHdG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尿中8-OHdG水平,用苦味酸法测定尿中的肌酐,计算8-OHdG的肌酐校正值.结果正常人群尿中8-OHdG水平为14.15±9.00ng/mgCr.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为11.85±5.72ng/mgCr,女性为16.24±10.83ng/mgCr.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层,在男性、女性和全体人群中各年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女性在21~60岁年龄段8-OHdG水平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正常人群8-OHdG水平的95%参考值范围在男女性分别为0~25.77ng/mgCr和0~44.89ng/mgCr.  相似文献   
33.
砷化合物对健康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3种砷化合物对健康人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间是否存在作用差异。方法 无菌分离健康人静脉血淋巴细胞 ,分别染以亚砷酸钠 (AsⅢ)、砷酸钠 (AsV)及甲基砷酸钠(MAsV)。每种处理因素均分 5个剂量组 :1、5、10、2 0、5 0 μmol/L。培养 2 4h后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SCGE) ,计数彗星细胞个数 ,测量总彗星长度。结果 除MAsV 的 1μmol/L剂量组外 ,其他各因素各剂量组彗星细胞的频数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除AsV1μmol/L和MAsV1、5 μmol/L 3个剂量组外 ,其他各因素各剂量组的总彗星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因素不同剂量组间以及不同处理因素相同剂量组间彗星细胞的频数分布及总彗星长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砷化合物作用剂量与彗星细胞比率及总彗星长度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rAsⅢ =0 .8134,rAsV =0 .8734,rMAsV=0 .8994 )。结论  3种砷化合物均可引起健康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在同一处理因素作用下 ,砷化合物作用剂量与DNA损伤效应间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不同处理因素同一作用剂量时 ,3种砷化合物对DNA的损伤效应间存在差异 ,损伤程度表现为AsⅢ >AsV>MAsV。  相似文献   
34.
目的调查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饮用水中形态砷化物水平,为地砷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山西、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地砷病病区采集高砷井水水样,高压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形态砷化物。结果地砷病病区饮用水的形态砷化物主要是3价的无机砷(iAs^Ⅲ)和5价的无机砷(iAs^Ⅴ),含有机砷量很低。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水样中iAs^Ⅲ明显高于iAs^Ⅴ,分别占总砷的85.2%(297.07μg/L)和73.4%(103.45μg/L),97%(27份)和80%(48份)的受检水样中iAs“占含总砷量的60%以上;山西省水样iAs^Ⅲ和iAs^Ⅴ水平差别不明显。结论不同地砷病病区水体形态砷化物水平和分布存在差异,在对饮用水中总砷测定的同时,有必要测定和分析形态砷化物iAs^Ⅲ和iAs^Ⅴ的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检测活性氮族引起的核酸损伤标志物8-硝基鸟嘌呤(8-NO2-G)在砷暴露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砷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 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染毒60 d,取小鼠心脏组织固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细胞的8-NO2-G表达.结果 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中无8-NO2-G表达,而砷暴露组小鼠心肌细胞的胞浆被染成棕褐色,呈现抗8-NO2-G阳性反应,4mg/L剂量染砷组小鼠心肌细胞中8-NO2-G表达明显.结论 慢性砷暴露可诱发小鼠心肌细胞8-NO2-G的高表达,提示8-NO2-G可能是砷致心肌细胞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NaAs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同时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结果0001μmolL至1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0μmolL以上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下降,20μmolL组的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的DCF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1μmolL以上组细胞内GSH水平增高,5μmolL组GSSG水平增高。结论各浓度砷引起HaCaT细胞内ROS增多,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则抑制细胞活力,砷诱导HaCaT细胞内的GSH增多,发挥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往往忽视预防医学的学习,而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预防医学人才又十分需要,特别是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大批既拥有临床医学知识又掌握预防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专业人才。针对这一现状,将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引入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改水1年对饮水型砷暴露人群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内蒙古包头市缸房营村饮水型砷中毒高发病区,观察改水前和改水1年后砷暴露人群的皮肤损伤恢复情况;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总砷和形态砷含量;ELISA方法测定尿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改水1年后砷暴露人群的皮肤损伤有明显恢复;尿总砷和形态砷含量,尿8-OH-dG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在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改水除砷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改水1年使砷暴露人群的皮肤损伤明显改善,DNA氧化损伤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牛黄酸与维生素C对慢性砷暴露小鼠肝组织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染砷组(4 ppm As_2O_3)、牛黄酸保护组(4 ppm As_2O_3) 150 mg/kg牛黄酸)、维生素C保护组(4 ppm As_2O_3 45 mg/kg维生素C)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检测肝组织内8-OH-dG的水平.结果:染砷组小鼠肝组织出现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等病理学改变,牛黄酸和维生素C保护组肝组织上述病理学变化较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染砷组肝组织呈现8-OH-dG的高表达(P<0.01).两保护组小鼠肝组织8-OH-dG的表达显著低于染砷组(P<0.01),其中牛黄酸保护组小鼠肝组织8-OH-dG免疫染色总光密度值(0.824±0.1062)显著低于维生素C保护组(246.7±61.81,P=0.012).结论:牛黄酸和维生素C对慢性砷暴露小鼠肝组织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牛黄酸的保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0.
乙二醛对小鼠抗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乙二醛 (glyoxal)染毒小鼠全血及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变化 ,探讨乙二醛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法 ,小鼠染毒2 4h后经摘眼球法采集血样 ,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取心、肝、肾和脑组织 ,并制成匀浆 ,分别以二硫双硝基苯甲酸 (DTNB)法及亚硝酸盐法测定全血及组织中GSH Px及SOD的活力。结果 全血和肾脏的低、中、高剂量组及肝脏高剂量组GSH Px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心、脑、肾的高剂量组及肝脏的低、中剂量组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乙二醛对全血中GSH Px活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对肝脏中GSH Px活力的影响主要为应激性增高 ,乙二醛对组织中SOD活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应激性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