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604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336篇
  9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维生素C与钙剂抢救小儿有机氟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小儿误用误服有机氟鼠药中毒时有发生 ,我科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有机氟中毒 2 3例 ,其中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与钙剂抢救 12例 ,治愈 11例 ,死亡 1例 ,并与特效解毒剂乙酰胺治疗的 11例进行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均系误服有机氟灭鼠药毒饵的患儿 ,男 15例 ,女 8例。年龄最小 1岁半 ,最大 6岁 ,多数在 3~ 5岁之间。服毒后 1h内就诊 12例 ,1~ 3h就诊 9例 ,4~ 6h就诊 2例。中毒程度与症状 :轻度 11例 ,表现为恶心、呕吐、口渴、头晕、窦性心动过速 ;中度 10例除上述症状外伴有烦…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从门静脉注入抗肿瘤药物(5-FU)对胃功能有无特别的影响.方法在大肠癌手术时,把专用导管插到门静脉内,术后注药化疗前后,从胃管抽取胃液,以观测治疗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并与周围静脉注药作比较.结果门静脉注药9例,化疗前基础胃酸(BAO)3.32±0.30mMol/H@,化疗后为2.90±0.31,对照组3.43±0.23,化疗后对照组2.98±0.25mMol/H@.结论门静脉化疗、周围静脉化疗对胃酸分泌都有抑制,但门静脉注药并会附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靶向C/EBPα的RNAi慢病毒感染Hep3B肝癌细胞系,构建C/EBPα肝癌细胞系敲减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EBP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敲减C/EBPα后对Hep3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在正常高葡萄糖(NG,4.5 g/L)和低葡萄糖(LG,1 g/L)条件下培养细胞的增殖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在C/EBPα敲减细胞和对照细胞乙酰葡糖胺转移酶(OGT)、乙酰葡糖胺水解酶(OGA)和整个O-GlcNAc糖基化水平。结果 靶向C/EBPα的RNAi慢病毒感染Hep3B肝癌细胞后,C/EBPα mRNA水平下调了(7.5±2.3)倍(P<0.05),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了(8.8±0.25)倍(P<0.001),提示C/EBPα敲减细胞系构建成功;敲减C/EBPα后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在低葡萄糖条件下刺激48 h和72 h,敲减C/EBPα分别促进细胞增殖15.4%(P<0.05)和25.0%(P<0.01);敲减C/EBPα后细胞OGA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高糖和低糖刺激24 h和48 h时分别下调了70.1% (P<0.01)、51.4%(P<0.05)和61.2%(P<0.05),整体O-GlcNAc糖基化表达水平上调,在低糖刺激48 h时升高80.6%。结论 敲减转录因子C/EBPα可以提高细胞整体O-GlcNAc糖基化水平,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54.
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5例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1组、B2组)。化疗方案:A组以力克肺疾为主组成3DZL2E/5DL2E;B1组3HPZI2/5HL2E(简称HP方案);B2组3HZL2ES/5HL2E(简称SH方案),。采用全程监督化疗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A、B1、B2组痰菌阴转率分别92%、72%、71%,A组显著高于B1组和B2组(P<0.05);病灶显效率分别为75%、50%、50%,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5%、46%、50%,A组显著高于B1组和B2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8%、18%,A组和B2组显著低于B1组(P<0.01);2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5%、19%、18%,A组显著低于B1组和B2组(P<0.01)。结论 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肺结核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HP方案和SH方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索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简称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9年1月17口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人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鼻咽抽取物A/H5N1病毒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PCR榆测A/H5N1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人禽流感病例.患儿女,2岁11个月,体重11 kg.患儿平素体健,发病的有活禽屠宰市场环境暴露史.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肺部病灶进展快,病程第8天肺部病变迅速进展,x线胸片呈"白肺",病情迅速进展为ARDS,静脉应用甲泼尼龙165 mg(15 mg·kg-1·d-1)及无创通气治疗,病程第9天病情有所好转,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病程第11天开始给予奥司他韦及100 ml高滴度A/H5N1病毒疫苗免疫血浆,后患者病情日见好转,氧合指数及各种酶学指标恢复正常,肺内病灶明显吸收;病程第28大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人禽流感发现晚、病情重、进展快,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ARDS;有效的氧疗及呼吸支持是治疗的基础;糖皮质激素对肺部病灶的吸收有一定疗效,使用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A/H5N1病毒疫苗免疫血浆治疗可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7.
正常前交叉韧带(ACL)分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在膝关节屈曲不同的角度时.二共同起稳定关节的作用。采用多股胴绳肌肌腱以重建ACL.曾经着重在AM束的替代上(即单束重建)。由于膝关节镜技术与设备的最新进展.有可能分别进行2个束的重建.以模拟更为接近ACL的正常结构,即双束重建。虽有某些作报道用双束重建取得良好效果.但尚无报告2种重建术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是否都有稳定作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6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是提高这类病人的康复率、改善吞咽功能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9.
青年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T波伪改善并T波记忆现象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 2 8岁男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静息心电图示Ⅰ、aVL、Ⅴ1 ~Ⅴ4 导联的T波倒置 ,心绞痛发作心电图示Ⅰ、aVL、Ⅴ1 ~Ⅴ4 导联的T波直立 ,Ⅴ1 ~Ⅴ4 导联ST段抬高 ,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前降支起始部及中段 2处狭窄 ,分别为 80 %~ 90 %、70 %。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缓解 ,但术后 1周心电图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1月后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考虑该病例有如下特点 :发病年龄轻、T波伪改善及T波记忆现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左房快速起搏对肺静脉口、左右心耳电重构的影响。方法运用快速起搏左心耳的方法建立心房颤动(AF)模型,在起搏前及起搏后的第1,3,5,7d对左、右心耳;左上、左下肺静脉口;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的有效不应期(ERP)、ERP频率适应性、ERP离散度及心房间的传导时间进行测定。采用S1S2程序刺激,基础起搏周长(PCL)分别为400,300,200ms,S2为200ms,以5ms的步长递减。程序刺激结合Burst刺激对上述心房部位进行AF的诱发,记录AF的发生率。在第8天关闭起搏器,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对起搏停止后即刻;2,4,6,24h的上述各部位的ERP进行测定。结果起搏1d后各个基础起搏周长下各部位的ERP明显缩短,ERP频率适应性降低,ERP离散度增大(P<0.05),而心房间传导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起搏终止后各部位的ERP逐渐延长,但起搏终止后6hERP与快速起搏前相比仍有明显缩短(P<0.05);24h后ERP基本恢复到起搏前水平,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各部位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不仅引起心房肌电重构,亦引起肺静脉电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