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4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氟化物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颖  孙贵范  金亚平  王毅 《卫生研究》2003,32(5):432-433
目的 :研究氟化物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 ;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氟化钠 (NaF)浓度为 0~ 2mmol L、2 4h对细胞活性无影响 ;浓度为 2mmol L时 ,S期细胞数增多 ,G0 G1 期和G2 M期细胞无明显改变。NaF浓度为 4mmol L时 ,细胞活性受抑制 ,S期细胞数明显增多 ,G2 M期细胞明显减少。NaF浓度为 2mmol L和 4mmol L时 ,凋亡百分率明显增加。结论 :过量氟化物可影响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分布 ,使细胞停滞于S期 ,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100μmol/L~1mmol/L氟化钠在体外可刺激细胞增殖,AlamaxBlue的还原率明显升高,2mmol/L以上氟化钠可抑制细胞增殖,AlamarBlue的还原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lamaxBlue摄入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客观地评价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并可对细胞活力的变化进行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93.
沈阳市大气悬浮颗粒物及PAHs、NPAHs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沈阳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及其多环芳烃(PAHs)、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浓度、分布及季节变化情况。分析其健康效应。方法 选择沈阳市内机动车交通量有差别的3所小学校,于夏季非采暖期和冬季采暖期各监测1周,每天连续24h样。分别测定样品中PAHs、NPAHs种类与含量。结果 测定的10种PAHs主要以4个苯环的多环芳烃为主,即:Chr(Qu)、13aA(苯并a蒽)、Pyr(芘)、Flu(荧蒽);测定11种NPAHs主要以2NP(夏季)、2-NF(冬季)为主,其中粒径在2.1μm以下的分别占71%,67%。夏季非采暖期以粒径0.7μm和5μm的粒子为主,冬季采暖期在机动车流量较低地区PAHs、NPAHs浓度大幅度升高,并以粒径2.1~7.0μm的颗粒物为主。结论 沈阳市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及PAHs、NPAHs主要来源于冬季燃煤等污染,应进一步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94.
氟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维生素C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维生素C的拮抗作用。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 ;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增殖 ;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 (ALP)活力。结果 氟化钠浓度 0 .10~ 1.0 0mmol L刺激细胞增殖 ,细胞活力明显增强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0 0mmol L以上细胞活力下降 ,抑制细胞增殖 ;0 .0 1~ 0 .0 5mmol L增强细胞ALP活力 ,0 .10mmol L以上降低细胞ALP活力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加入维生素C ,2mmol L氟化钠仍能促使细胞增殖分化。结论 氟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双向作用 ;维生素C能拮抗较高浓度氟化钠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抑制。  相似文献   
95.
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亚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在饮水中加入50,100,和150mg/L氟化钠(NaF)喂饲大鼠3个月,制备亚慢性氟中毒模型。测定染氟各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的活性。结果 15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显高于对照组(P<0.01);100,150mg/L染氟组大鼠肝脏S0D活力显下降(P<0.05);随染氟剂量增加,GSH—PX活力有下降趋势;150mg/L染氟组SGPT活性显高于对照组(P<0.01),100,150mg/L染氟组SGOT活性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与SGPT之间存在显正相关(r=0.460,P=0.007)。结论 氟中毒大鼠肝脏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氧化应激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氟致大鼠肝毒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亚砷酸钠诱导的人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V-HUC-1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F12K培养基)、4μmol/L亚砷酸钠及4μmol/L亚砷酸钠与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0.5 mmol/L)、褪黑素(0.5 mmol/L)或N-乙酰半胱氨酸(NAC,0.5 mmol/L)的培养基中,于培养16 h后,收集细胞进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相关蛋白及其下游基因[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于培养1 h后,收集细胞进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关键蛋白[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p-p38、p-c-Jun-N末端激酶(p-JNK)]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钠暴露SV-HUC-1细胞内NRF2、NQO1、HO1蛋白及p-ERK、p-p38、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巯基耗竭剂BSO与亚砷酸钠联合暴露可加剧砷诱导的SV-HUC-1细胞内NRF2、NQO1、HO1和p-p38、p-JNK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而抑制p-ERK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与亚砷酸钠组及亚砷酸钠+NAC组SV-HUC-1细胞内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亚砷酸钠组;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仅明显高于对照组;H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明显低于亚砷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亚砷酸钠组SV-HUC-1细胞内p-ERK、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亚砷酸钠组;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亚砷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砷酸钠+NAC组SV-HUC-1细胞内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亚砷酸钠组;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仅明显高于对照组;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明显低于砷暴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亚砷酸钠急性暴露导致的SV-HUC-1细胞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亚砷酸钠(NaAsO2)致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Chang肝细胞用tBHQ[0(对照)、5、25μmol/L]预处理24h,再用5 μmol/L tBHQ和NaAsO2[0(对照)、30、40、50、60 μmol/L]共同作用24h,采用刃天青钠(Alamar blue)还原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用实验组Alamar blue还原率与对照组Alamar blue还原率的相对比值表示;Chang肝细胞用tBHQ[0(对照)、5、25 μmol/L]预处理24h,再用5μmol/L tBHQ和NaAso2[0(对照)、40、50 μmol/L]共同作用24h,采用荧光探针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用实验组平均荧光强度与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的相对比值表示。结果 30、40、50、60 μmol/L的NaAsO2暴露能够显著降低细胞活力,而tBHQ预处理(5、25 μmol/L)则可明显恢复细胞活力,NaAsO2和tBHQ两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6.57、55.09、14.50,P均<0.05);5、25 μmol/L tBHQ预处理的30、40、50、60 μmol/LNaAsO2组细胞活力(0.75±0.02、0.70±0.04、0.59±0.03、0.43±0.03和0.75±0.02、0.73±0.03、0.65±0.02、0.50±0.02)较相应NaAsO2单独作用组(0.70±0.03、0.64±0.03、0.43±0.03、0.33±0.01)显著升高(P均<0.05),25 μmol/L tBHQ 预处理的50、60μmol/L NaAsO2组细胞活力高于相应5μmol/L tBHQ预处理组(P均<0.05)。40、50 μmol/L的NaAsO2能显著诱导Chang肝细胞内ROS的产生,而tBHQ预处理(5、25 μmol/L)则可使NaAsO2诱导产生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下降,NaAsO2和tBHQ两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1.78、60.55、4.93,P均<0.05);5、25 μmol/L tBHQ预处理的40、50 μmol/L 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1.87±0.09、1.80±0.07和1.36±0.11、1.44±0.12)较相应NaAsO2单独作用组(2.30±0.18、2.18±0.17)显著降低(P 均< 0.05),25 μmol/L tBHQ预处理的40、50 μmol/L NaAsO2组细胞内ROS水平低于相应5μmol/L tBHQ预处理组(P均< 0.05)。结论 tBHQ对NaAsO2诱导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亚慢性氟染毒对大鼠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β-连环蛋白在氟致骨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染氟组大鼠饮用含氟50、100和150mg/L的自来水,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3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及骨组织氟含量,Real-time 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染氟组大鼠病理学改变呈现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等骨硬化表现,骺板肥大软骨细胞大量堆积且排列紊乱。染氟组大鼠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染毒剂量升高,β-连环蛋白mRNA表达逐渐升高。免疫组化显示染氟组大鼠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表达,骺板软骨肥大细胞也有阳性表达。结论β-连环蛋白在亚慢性氟染毒大鼠骨质硬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探讨经母体进入子代体内砷化物的形态及在肝和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小鼠从怀孕0 d起,以自由饮水方式暴露无机三价或五价砷,取其生后10 d仔鼠的肝和脑组织,采用氢化物发生-超低温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脏器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MMA)、二甲基胂(DMA)、三甲基胂(TMA)的含量。仔鼠肝和脑组织中的DMA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肝脏中DMA含量高于脑组织。肝和脑组织中iAs含量各染砷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砷化物可以经母体进入子代体内,其形态应以DMA为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亚慢性氟中毒对大鼠骨组织中转录因子Runx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Runx2在氟骨症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染氟组大鼠饮用含氟50、100、150 mg/L的自来水,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3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及骨组织氟含量,并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法检测骨组织中Runx2 mRNA表达情况,同时观察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HE染色显示染氟组大鼠呈现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等骨硬化表现;染氟组大鼠骨组织中Runx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染毒剂量升高,表达亦逐渐升高。结论过量的氟可能通过增加骨组织Runx2基因表达水平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系分化,使骨形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