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5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61.
目的观察氟中毒大鼠生长板Ihh、PTHrP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Ihh信号通路在氟致软骨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2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染氟组分别饮用含氟50、100和150 mg/L的自来水,3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及骨组织氟含量,Real-time PT-PCR法检测Ihh、PTHrP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中PTH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染氟组大鼠生长板中Ihh、PTHrP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不表达或极弱表达PThrP,而氟中毒大鼠生长板静止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细胞质中PTHrP蛋白为阳性表达,且随染氟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过量氟可能通过影响Ihh、PTHr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造成生长板软骨增殖、分化失衡。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2.
研究内容从外环境降低氟、砷污染水平,减少暴露量,并从内环境拮抗氟,促进氟排出,降低体内氟水平.主要工作饮水除氟,采用羟基磷灰石及金属复合材料除氟;饮水除砷,采用铁盐改性骨炭(集中式供水)、混凝沉淀(分散式供水)及金属复合材料(净水器装置)除砷;燃煤除氟,采用在燃煤中加钙固氟、煤烟除氟及空气净化除氟;预防型抗氟剂,以锌为主分别与硼、硒等配比,研究其体内抗氟效果及其毒性作用;康复型抗氟剂,以硒、硼为主,研究其配比,抗氟效果及其毒性作用;辅助型抗氟剂,研究谷胱甘肽(GSH)、β-胡萝卜素、超氧歧化酶(SOD)、硒等的拮抗氟毒性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检测SLE患儿谷胱甘肽转移酶μ(GSTμ)基因缺失程度及血中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分析其与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22例SLE患儿和23例健康对照儿童的GSTμ基因,用化学分析法测上述5项指标.结果SLE患儿GSTμ基因缺失率达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SLE活动期NO(77.43±15.19)μmol/L、LPO(9.95±1.84)μmol/L,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的水平.SLE活动期SOD(1220.76±302.81)μU/L、GSH-px(80.04±24.45)U/mg、GSH(0.41±0.05)mg/g,明显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水平.在SLE稳定期GSH(0.95±0.20)mg/g,仍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血清NO水平与LPO呈直线正相关,与SOD、GSH-Px、GSH呈直线负相关.抗ds-DNA与NO、LPO呈直线正相关.结论GSTμ基因缺失可能是SLE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SLE活动期患者存在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下降,且NO、LPO、SOD、GSH-px可作为判断SLE病情变化的一组重要指标,提示对SLE患儿应给予抗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4.
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作为多种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有关的激素、营养、遗传等因素也同样被认为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癌症等慢性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Hcy能够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以及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等,从而增加多种慢性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5.
两种尿砷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两种尿砷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方法 2006年11月采集内蒙古托县砷病区15名高砷暴露者的尿样,以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法(HG-cold trap-AAS法)检测尿中各种形态砷,以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PLC-HG-AFS法)检测尿中各种形态与价态的砷.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HG-cold trap-AAS和HPLC-HG-AFS测定的尿总砷的波动范围分别为180.75~1 644.98μg/L和179.32~1 579.24μg/L;对于全部尿样,所测总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P>0.5),对于总砷含量大于500μg/L的尿样,所测总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P<0.05);两法所测无机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两法所测甲基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5);两法所测二甲基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全部尿样均未检出三甲基砷氧化物.结论 HG-coldtrap-AAS法和HPLC-HG-AFS法均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尿中不同砷化合物,前者更适合高尿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6.
李昕  李冰  刘世宜  孙贵范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10-1612
目的 探讨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皮肤损伤与甲基化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 依据诊断标准对某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患者症状进行分级,测定血中无机砷(iAs)、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含量并计算百分比(iAs%、MMA%、DMA%),以iAs、MMA及DMA的总和表示总砷(tAs)水平,以(MMA+DMA)/tAs及DMA/(MMA+DMA)分别计算一甲基化率(FMR)和二甲基化率(SMR)水平。结果 患者血中形态砷和甲基化指标水平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患者FM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患者SMR水平[(0.36±0.11)、(0.37±0.08)]均低于轻度患者(0.48±0.11),MMA%[(0.50±0.06)、(0.52±0.03)]均高于轻度患者(0.41±0.09);SMR水平与患者皮肤损伤症状等级之间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 SMR水平下降及MMA%水平增高与砷性皮肤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7.
不同饮水砷测定方法的比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比对砷斑法(快速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DDCAg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法)3种饮水砷含量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采用速测法、DDCAg法、GF-AAS法对318份含砷饮水样进行比对分析。对34份用速测法和DDCAg法测定结果不一致的以及水砷>0.5mg/L的样品再用GF-AAS法测定。测定结果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速测法与DDCAg法测定结果符合率为91%,速测法与用GF-AAS法修正过的DDCAg法测定结果符合率为97%。水砷<0.5mg/L的水样用DDCAg法和GF-AAS法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水砷>0.5mg/L的水样则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DDCAg法是目前国内测定饮水砷的首选方法,GF-AAS法有代替DDCAg法的趋势。但是在砷中毒调查中,速测法是较实用、可靠的饮水砷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8.
目的研究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甲基化能力与中毒症状间的关系。方法对贵州省某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进行调查,依据诊断标准确定患者,并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取尿样,测定尿中无机砷(iAs)、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水平,计算总砷(tAs)水平,以一甲基化率(FMR)和二甲基化率(SMR)评价砷甲基化代谢能力。结果重度患者组iAs、MMA、DMA及tAs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组;iAs、MMA及tAs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患者组。重度患者组SMR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及中度患者组。SMR与尿中MM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93,P=0.001),与砷中毒症状的轻重程度亦呈显著负相关(r=-0.439,P=0.046)。结论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SMR水平与尿中MMA水平显著负相关,重症患者的中毒损伤效应可能是由于患者SMR水平降低而引起MMA水平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169.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sodium arsenite)对Chang肝细胞株核转录因子红系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其胞浆抑制因子Keap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NaAsO2(0、50、200、400μmol/L)暴露人类Chang肝细胞株12 h,采用AlamarBlue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Nrf2和Kea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50μmol/L NaAsO2暴露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0μmol/L和400μmol/L NaAsO2暴露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200、400μmol/L的NaAsO2暴露12 h,Nrf2和Keap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高浓度无机砷暴露能抑制Chang肝细胞株Nrf2和Keap1的mRNA表达水平,并可能与无机砷造成机体的高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观察亚砷酸钠(NaAsO2)诱导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NaAsO2[0(对照)、1、2、4、8、10μmol/L]对SV-HUC-1细胞染砷24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HSA法)检测细胞内硝基酪氨酸(NT)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水平.结果 1、2、4、8、10 μmol/L染砷组SV-HUC-1细胞ROS水平(81.76±4.91、95.23±2.17、126.61±17.95、126.74±27.77、114.1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84±1.28,P< 0.05或< 0.01),ROS水平与染砷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818,P< 0.01).10 μmol/L染砷组SV-HUC-1细胞内NT含量[ (919.66±206.3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38.19±38.28) μg/L,P< 0.01],NT含量与染砷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7,P<0.01).各组细胞培养液中8-OHd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27,P>0.05).结论 NaAsO2能够引起SV-HUC-1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