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2006-2009年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6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检出病原体,按出现频度高低依次为普通细菌39例次,其次为真菌22例次,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阳性8例次;结核杆菌3例次、衣原体血清学试验阳性3例次;巨细胞病毒抗体及基因阳性2例次;卡氏肺囊虫1例。检出病原体病例中,2种以上混合感染34例(69.4%)。结论:广西地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检出结果较其他类似文献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广西独特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城乡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2.
文宁  孙煦勇  秦科  农江  赖彦华  董建辉  黄晨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392-1394,1415
目的本研究在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基础上,观察机体肺损伤的现象以及发生机制。方法免疫抑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建立,选取Blb/c小鼠,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连续3 d,随后静脉注射内毒素,10 mg/kg剂量,于注射后26、h时点取血浆,在此基础上,50只小鼠分为免疫抑制内毒素血症模型组(模型组)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激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检测指标分别:①肺部病理学改变,采用HE染色;②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检测:分别用免疫组化与ELISA检测肺组织中TNF-α与IL-10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情况,肺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③是采用化学比色法与ELISA检测血浆一氧化氮、TNF-α、INF-γ、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免疫抑制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出现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TNF-α、IL-10与iNOS在肺间质浸润的炎性细胞中阳性表达;在2 h与6 h时点,肺组织与血浆TNF-α与NO的水平明显高于激素组与空白组(P〈0.05);在6 h时点,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与血浆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激素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急性肺损伤与机体巨噬细胞过度活化而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发生肺外结核感染的诊断以及治疗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肺外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肾移植术后结核病患者有5例为肺外结核,其中3例顺利完成疗程并临床治愈;1例在治疗过程中因病情严重死亡;1例尚在治疗中但病情已显示出有明显好转。结论肺外结核感染严重威胁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肾移植受者肺外结核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能提高肾移植感染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应用间歇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声学定量方法与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测量阻力指数方法对移植肾急性排异时血流灌注诊断的价值。方法 建立8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模型,进行经静脉声学造影及声学定量和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测定阻力指数,同时进行血清肌酐(Cr)监测。结果 声学定量分析所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的灌注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I)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所得阻力指数(RI)与血清Cr值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72和0.708;PI-Cr、AUC-Cr相关程度较RI-Cr相关程度高。结论 间歇二次谐波成像技术是检测异体移植肾血流灌注的有效手段,结合声学定量分析技术所获得的TIC参数较RI与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总结1~12岁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33例患者的护理。围术期做好液体及血压管理,避免高灌注导致肾脏破裂,但是又需要适宜的血压利于儿童肾的灌注,本组33例受者在血循环开放后至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期间维持血压在130~150mm Hg(1 mm Hg=0.133 k Pa)(相当于正常人110~130 mm Hg的收缩压)。本组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9例,尿漏5例,移植肾周血肿2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抑制剂中毒1例,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随访至2014年5月10日,受体肾功能、尿量均正常,人肾存活率100%。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零点活检与程序性活检的结果,为DCD供肾的选择及术后评估提供病理学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303医院5对符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三类(C-Ⅲ)标准且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较重的DCD供肾进行零点活检,并于移植后3,6个月对相应受者进行程序性活检,观察供肾病理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5对供肾零点穿刺可见肾小球形态大致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和脱落,损伤占肾皮质的30%~ 50%,远曲小管均未见坏死.受者均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1例受者术后35 d死于肺部感染,1例拒绝活检.术后3个月对8例受者行程序性活检发现:7例近曲小管未见肾上皮细胞坏死,1例仍有≤20%的近曲小管坏死区域无明显改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均可见细小、等大空泡样变性;5例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提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中毒.术后6个月非同源供肾2例再次接受活检,镜下分别见CNI中毒表现和慢性排斥反应表现.结论 对于符合C-Ⅲ标准的DCD供肾,IRI造成的损伤多在近曲小管且可逆,其余部位未受明显影响,肾功能可不同程度恢复,应用较为安全.近曲小管坏死在50%以内、远曲小管无损伤也许可作为评估供肾的病理学标准.CNI对移植肾组织结构的影响较显著,术后短期宜适当减少其用量以利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8.
笔者在解剖身高168 cm的老年男性大体标本时,发现双侧睾丸动脉起源变异1例,报道如下. 双侧睾丸动脉变异,均未从腹主动脉壁前面发出,双侧动脉均起始于同侧肾动脉:右侧睾丸动脉(直径0.15 cm、长度41.00 cm)在其距肾动脉起始1.52 cm处以锐角起自于右侧肾动脉(图1);而左侧睾丸动脉(直径0.14 cm、长度41.80 cm)在其距肾动脉起始1.30 cm处以锐角起自于同侧肾动脉(图2);双侧睾丸动脉在腰大肌和输尿管前方下行,经同侧腹股沟管分布双侧睾丸.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穿孔素定量表达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实验组由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术后第5天处死大鼠,切取移植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穿孔素mRNA定量检测,同时抽取外周血5 ml定量检测穿孔素mRNA表达.比较2组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移植肾病理评分2~5分(3.43±0.98),对照组移植肾病理评分0~1分(0.71±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移植肾和外周血标本中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27)×106和(0.43±0.27)×106拷贝/μgRNA,实验组表达水平分别为(23.37±10.85)×106和(61.03±41.25)×106拷贝/μg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移植肾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志;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代替移植肾组织作为检测免疫活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标本,实现急性排斥反应诊断的无创性要求.  相似文献   
60.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符合入选条件的 12 6例服用FK5 0 6和 10 9例服用环孢素A(CsA)的患者进行为期 3年的随访。详细记录了患者的服药剂量、FK5 0 6和CsA谷值浓度 ,观察排斥反应、毒副反应发生率 ,计算人 /肾存活率。结果 FK5 0 6组和CsA组 1、3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98.4 % / 96 .8%、95 .2 % / 90 .5 %和 97.2 % / 96 .3%、94 .4 % / 89.0 %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5 %和 19.3% (P <0 .0 5 ) ;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2 % (P<0 .0 5 ) ;神经精神毒性分别为 :14 .3%和 12 .0 % ;肝功能损害分别为 :6 .3%和 10 .1% (P <0 .0 5 ) ;肾功能损害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脱发分别为 :5 .6 %和 0 (P <0 .0 5 ) ;感染分别为 :7.1%和 6 .4 %。结论 FK5 0 6长期使用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