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近年来不断有人报道从口腔中检测出Hp,并提出Hp可能与某些口腔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史、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及结果,该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胃病和干槽症在发病上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病和干槽症在发病上的相关性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分成胃病组和非胃病组,对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分别观察其干槽症发生情况;对 同一胃病患者拔除两颗下颌阻生智齿者在胃病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各拔一颗,观察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干槽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胃病组129例243颗牙,其中114例需拔除两颗下颌阻生智齿,非胃病组126例222颗牙;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两组分别为55.81%和18.25%,差异非常显著(P<0.01),干槽症发生率胃病组25.93%,明显高于非胃病组7.21%(P<0.01),胃病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干槽症发生率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病和干槽症在发病上可能相关,其机理可能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有关。 相似文献
63.
口腔卫生状况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对慢性胃炎发病有无影响。方法 对2945名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抽样(口腔卫生较好和较差各240名组成A、B两组)测定牙菌斑指数,牙石指数,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斑中幽门螺杆菌(Hp)。通过胃镜检查慢性胃炎发病情况。结果 A、B两组间菌斑,牙石指数检测结果差别显著,刷牙效果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菌斑Hp检测两组阳性率分别为76.3%和7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胃炎发病率分别为5.83%和50.83%,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另外,胃炎患者与非胃炎受检者菌斑Hp阳性率亦有差别。结论 口腔卫生状况与慢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四种方法预防拔牙术后干槽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干槽症预防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口服抗厌氧菌药联合地塞米松[1]、口服广谱抗生素[2]、局部注射地塞米松[3]和局部置入药物或可吸收性止血敷料[4,5],其预防效果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之作一比较性总结。 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在门诊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共1094例1496颗牙,符合本文条件的共996例1265颗牙,其中男584例、女412例,年龄18~39岁,平均29.4岁。2.分组:先按患牙阻生情况分为高位阻生、中位阻生和低位阻生,然后随机分为5组:A组术后口服地塞米松0.75mg,替硝唑0.5g;B组术后口服阿莫仙250mg;C组术后拔牙创周围注… 相似文献
65.
66.
患者,女,29岁,主因咽部肿痛1月余而就诊耳鼻喉科,发现腭部溃疡转口腔科。检查:面色潮红,痛苦面容,腭部大小不等数个散在溃疡,正中软硬腭交界处有一个稍大,约 0. 5cm × 0. 5cm,咽部红肿,扁桃体 Ⅱ度,血常规WBC10.3 ×109/L。给予阿莫西林2 50mg,口服,每日3次;替硝唑1.0g,口服,每日2次;同时给华素片合化,多贝尔氏液漱口。1周后复诊,咽部红肿消退,腭部溃疡已融合成一大溃疡,约 1. 5cm ×1. 5cm,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假膜,中间有糜烂区,周围较红,稍突起,经患者同意,… 相似文献
67.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初步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患者的发病与其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对每位ROU患者口腔中6个不同牙位龈上、龈下共12份菌斑进行检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ROU患者72例,对照组94例;Hp阳性率 相似文献
68.
口腔卫生和牙刷中幽门螺杆菌对胃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的感染方式和感染途径,对口腔卫生和胃病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使用时间和不同保管方法的牙刷上Hp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对2945名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卫生和胃病调查;并从随机抽取的119支使用中的牙刷进行标本采集;采用PCR技术对从中提取Hpo的染色体DNA扩增,检测Hp。结果:卫生情况中优、良、中、差4个组的胃病发生率分别为5.9 相似文献
69.
口腔卫生与卫生习惯和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卫生、口腔卫生习惯对胃病的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 36 18例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习惯和胃病病史问卷调查 ,同时进行口腔检查 ,并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无明显胃病病史者劝其行胃镜检查以确诊 ,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口腔卫生情况总体评估分为优、良、中、差 4组 ,各组胃病发生率分别为 9.2 8% (31/ 334)、19.72 % (194 / 984 )、35 .5 2 %(5 96 / 16 78)、5 6 .2 7% (35 0 / 6 2 2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胃病的发生情况与口腔卫生和卫生习惯有关 ,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0.
晚期青少年牙周炎患牙原位再植术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牙周炎病因尚不清楚 ,但微生物与机体防御能力缺陷是引起本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已得到肯定[1] 。该病病程进展很快 ,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甚至脱落 ,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目前对晚期一些极度松动牙齿多予以拔除。笔者对 9例患者进行自体患牙原位再植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旨在为进一步临床探索提供经验。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共 9例 3 3个牙 ,年龄 18~ 2 4岁 ,平均19 .2岁 ,其中男 2例 7个牙 ,女 7例 2 6个牙 ;牙位分布 :主要集中于前牙 2 9个占 87.88% ,第一磨牙 4个占 12 .12 %。1.2 病例选择标准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