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9篇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87例中直肠前突症合并混合痔患者均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临床观察1~2年。结果本组87例患者中75例患者2周后排便基本正常,便血消失,6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排粪造影示直肠前突消失或明显减轻;6例患者便血消失,仍有排便不尽感及排便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52.
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骶管囊肿可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神经根型骶管囊肿又称Tarlov囊肿,Tarlov [1]通过对30例终丝标本研究后首先描述了这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患者行经胸前路手术时不缝合胸膜对主动脉偏移的影响.方法:2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畸形行经胸前路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均为女性患者,平均14.0岁,胸弯Cobb角平均45.1°,术中均缝合胸膜.B组7例,均为女性,平均14.8岁,胸弯Cobb角平均64.6°,术中不缝合胸膜.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胸椎T5~T12节段CT扫描,在每个节段测量右侧肋骨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与主动脉中心连线和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β)、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以及与左侧肋骨头前缘的垂直距离(b),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置钉安全角(α)、主动脉相对椎管前缘旋转角(β)较术前增大,在T8、T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减小,主动脉后壁与右侧肋骨头间距离(b)增大,和术前相比在T9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220ml,平均拔管时间6d.B组患者手术后α、β角减小,a值增大、b值减小,所有术后指标的改变在多数节段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350ml,平均拔管时间8d.结论: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经胸前路矫形术时缝合胸膜后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前方偏移并靠近椎体,而不缝合胸膜者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后方偏移并远离椎体,不缝合胸膜可给予前路或后路置钉更大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对病史、查体、X线、全脊髓MRJ等检查,回顾性分析11例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并将相关指标与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发性胸椎左侧凸以男性多见,男:女为7:4。11例患者弯型分布为:三弯1例,双弯(胸主弯/代偿性腰弯)2例,单胸弯8例。主弯的上端椎分布于T5-T8,下端椎分布于T11~L3,平均跨度达7.1+1.4节,顶椎分布于T8~T11,单胸弯(75%)型患者中6例顶椎位于T9。与右侧凸型相比,特发性胸椎左侧凸型患者胸椎后凸角(T5-T12)较大(31.20±21.8°VS12.8°±9.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影像学参数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冠状面上,特发性胸椎左侧凸的侧凸模式与右侧凸型相似,呈“镜像”模式;但在矢状面上,特发性胸椎左侧凸型患者胸椎后凸角趋于正常,甚至呈过度后凸,与右侧凸型不同。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对同时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例可利用残余的LARS人工韧带进行内侧副韧带增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起应用LARS人工韧带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交叉韧带断裂及前后交叉韧带加内侧副韧带同时断裂患者共8例。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26.1分。均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LARS人工韧带重建,其中3例同时有限切开重建内侧副韧带。结果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3.8个月。其中1例术后出现患膝肿胀疼痛,经抗炎镇痛治疗后好转,其余病例术后无感染、韧带松动、自发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110~120°。终末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平均93.6分。结论应用LARS人工韧带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内侧副韧带可达到膝关节解剖结构重建,有即刻稳定性好、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及疗效。方法30例患者服用黄芪复方,疗程12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12周后,临床显效率60%(18/30),总有效率为80%(24/30)。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D8^+T细胞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IFN-γ、IL-4、TNF-α和AChRA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IFN-γ、IL-4、TNF-α和AChRAb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能是黄芪复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系统评价CT结肠镜用于结直肠肿瘤和息肉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查阅,全面收集CT结肠镜用于结直肠肿瘤和息肉诊断的中英文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中有关准确度的数据,根据QUADAS条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 Disc 1.4软件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0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Spearman相关系数=0.406,P=0.244,提示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较小,但是存在其他因素导致的异质性,按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CTC结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和83%,而且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随着肿物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62%~81%和90.1%~92.4%。结论:用CT结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和息肉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其敏感度波动范围很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确定并验证以白细胞介素-8 (IL-8)作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将THP-1细胞与19种光致敏剂、4种光刺激剂、2种皮肤致敏剂、1种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24 h,在光照射(1.7 mW·cm-2,50 min)或避光处理后,细胞换液放入培养箱内继续培养5 h。光刺激剂需在正式光照射前进行预照射(光照30 min,然后避光15 min)处理。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价光致敏的细胞因子指标,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与非照射组比较,13种光致敏剂均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IL-8总含量显著增加(P<0.01) ,阿伏苯宗为非照射组的1 148~2 269倍,其余12种为非照射组的6.7~195.1倍;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分泌IL-8显著增加(P<0.01) ,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IL-8的含量相比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分泌IL-8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光照后IL-8含量虽也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1) ,但增加的幅度小于皮肤致敏剂本身引起IL-8变化的幅度。在光照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均可引起细胞分泌IL-8较非照射组显著性增加(P<0.05) ,但增加的幅度较小,与对照组相似。以上受试物引起光照前后细胞TNF-α变化的幅度均与对照组相近。以IL-8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77.8%、100.0%、68.4%,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因子标志物评价指标为IL-8,判定标准为: ①UVA照射后THP-1细胞中IL-8含量比非照射组显著增加;②UVA照射组与非照射组IL-8含量比值≥6.5;③当上述两条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UVA预照射处理,预处理照射组IL-8的含量与直接照射组(未经预照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预处理照射组与预处理非照射组IL-8含量比值≥6.5。  相似文献   
59.
在儿科ICU气管插管患儿非计划性拔管是医护人员关心的问题.它的发生率是衡量ICU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非计划性拔管延长患儿住院天数,增加患儿住院费用,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所以,气管插管固定的护理很重要.在气管插管护理方面除了实施恰当的护理操作;适当地给予患儿镇静;妥善的给予患儿约束以外,妥善、有效、牢固的插管固定至关重要.在儿科,气管插管常用经口气管插管.为此,作者经过1年的临床实验证明小儿经口气管插管胶布固定新方法,效果更好,更适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孙旭鸯  刘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07-1207
鼻中隔Little’s区粘膜糜烂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1] ,作者用 2 0 %素高捷疗眼膏敷贴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出血 3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男 19例 ,女12例 ;年龄 5~ 60岁 ,15岁以下 2 0例 ;病史 3d~ 4年。全部患者均有反复鼻出血史 ,9例就诊时糜烂面有活动性出血。除1例为尿毒症患者外 ,其余病例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均正常。1 2 方法 将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在无菌条件下修至糜烂面大小 ,将 2 0 %素高捷疗眼膏 (瑞士巴塞尔素高大药厂生产 )均匀涂布其上 ,在前鼻镜窥视下 ,用枪状镊准确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