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对心肺转流(CPB)停机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10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停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时,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6U及维持量1~4 U/h.记录切皮前(T1)、CPB停机后注射垂体后叶素前(T2)、注射垂体后叶素后5min(T3)及术毕时(T4)MAP、HR、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阻力(SVR)、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VI).结果 20例患者CPB停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与T1时比较,T2时MAP及SVR显著降低(P<0.01),HR增快(P<0.01);与T2时比较,T3时MAP、SVR、CI及SVI显著升高(P<0.05或P<0.01),T4时MAP与SVR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可改善CPB停机后严重低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对肺动脉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吗啡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吗啡联合无背景剂量镇痛泵组(QA组)、吗啡联合有背景剂量镇痛泵组(Q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QA组和QB组于术前在L2-3间隙单次注射吗啡5μg/kg,术后QA组连接无背景剂量静脉镇痛泵(PCIA),QB组连接1 ml/h背景剂量的PCIA,C组仅在术后连接1 ml/h背景剂量的PCIA。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后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1、3、6、12、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在术后1~2 d评估患者恢复指标和康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QA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QA和QB组术后48 h PCIA有效按压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对全麻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组(LA组)、阿托品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每组20例。LA组在诱导前先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 mg/kg,A组和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插入喉罩5 min后,LA组、A组注射阿托品0.5 mg,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1 min(T_1)、3 min(T_2)、静脉注射阿托品或生理盐水后1 min(T_3)、3 min(T_4)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与T_0时点比较,3组T_1及T_2时点低频段(LF)、高频段(HF)及总功率频段(TP)均显著下降(P 0.05),A组和S组低频段与高频段比值(LF/HF)显著下降(P 0.05); LA组HF高于A组和S组,LF/HF低于A组和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_2时点比较,3组T_3、T_4时点LF、TP均显著升高(P 0.05); LA组和S组T_3、T_4时点LF/HF与T_2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_3、T_4时点LF/HF较T_2时点显著升高(P 0.05)。与T_2时点比较,LA组T_3、T_4时点LF、TP升高程度及HF下降程度低于A组,但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显著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联合使用阿托品后能减弱对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维持老年患者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5.
随着胸腔镜技术普遍应用于肺癌患者手术,人们对利多卡因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作用药理方面的研究也逐步深人,发现其不仅具有局部麻醉和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还具有术后镇痛、减轻应激反应、抗炎、肺保护、抗肺部肿瘤、抗癌药增敏和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等作用.本综述阐明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优势,旨在优化胸... 相似文献
27.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由于凝血机能障碍而存在严重的产时出血风险及硬膜外血肿的可能,这是产科及麻醉的难题。如何使这类产妇既安全元痛,顺利接受手术,又使胎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值得探讨。本文对近年1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全麻拔管时应激和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Ⅰ)和观察组(Ⅱ、Ⅲ、Ⅳ),在手术开始缝皮时停麻醉药,各组给予利多卡因(1 mg/kg)和/或氟比洛酚酯(2 mg/kg),后具备拔管指针时拔管,记录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5和10 min的血压和心率,并计算收缩压和心率乘积(RPP),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麻醉前和拔管前的心率血压无显著差异,在拔管后1和5 minⅡ、Ⅳ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P<0.05),拔管后10 minⅢ、Ⅳ组患者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而各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无差异。结论氟比洛酚酯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全麻拔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预防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0.
成人医学教育中麻醉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成人医学教育的特点,探讨麻醉学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首先要安排高素质授课者,认真研讨教材,精心准备教案,提高授课人员的教学艺术。其次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点”:善于“指变点”、帮助“记重点”、力争“有动点”,有助于提高麻醉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