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9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4篇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中有明确的疗效,从而使得阿司匹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因证据充分,阿司匹林是目前惟一被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在过去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血压控制及白蛋白尿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血压仍>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MAU阳性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52例(2.5~5 mg/d)、氢氯噻嗪组42例(1 2.5~25 mg/d),干预12周。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血压控制以及MAU的逆转作用。结果左旋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干预1 2周后,血压达标分别为35例和27例(67.3%vs 64.3%,P>0.05)。MAU转阴率分别为53.8%和1 9.0%(P<0.01);血压<140/90 mm Hg同时MAU下降≥30%的比例分别为80.8%和64.3%(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在血压降低以及达标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联合钙拮抗剂在降低MAU方面明显优于联合利尿剂方案。  相似文献   
33.
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压的持续增高是一种最重要的原因。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加5mmHg(1mmHg=0.133kPa),脑卒中的风险就升高46%,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概率则会上升14%。据2002年的营养健康调查发现,高血压已是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血压长期增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及事件发生的不良影响,已极大地损害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因此,高血压的达标治疗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国际、国内提倡合理的联合治疗,目的在于较好地达标,降压的获益体现在保护器官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降压达标对临床器官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时血清TXA2和PGI2的变化。方法2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应用缓释维拉帕米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MABP)及TXA2,PGI2测定。结果治疗后全天MABP平均下降24%,ABP平均均T/P〉50%,TXA2明显下降,PGI2显著增加,TXA2/PGI2下降。结论TXA2下降,PGI2增高及TXA2/PGI2降低,可能是维拉帕米降压的一种机制。在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35.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对性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开放,多中心试验设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缬沙坦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性功能指标的比较,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缬沙坦治疗8周后,坐位收缩压降低19.5mmHg,舒张压降低13.9mmHg,总有效率86.9%。治疗后男女高血压患者性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以男性明显。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性功能指数升高更显著。治疗中无体位性低血压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缬沙坦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性功能,更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节律的关系.方法 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血管紧张素Ⅱ(AT Ⅱ)、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与24小时血压节律正常组(杓型组)及异常组(非杓型组)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非杓型血压特点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神经肽Y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24小时血压节律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神经肽Y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15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8周,观察降压疗效,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对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位点AT1R T573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携带AT1R 573T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及脉压降幅明显大于CC基因型患者;在男性患者,基因型为ACE DD的患者舒张压降幅明显大于II型患者;同时携带AT1R 573T和ACE D等位基因的男性患者降压疗效最佳。结论携带AT1R 573T和ACE D等位基因的高血压病患者对伊贝沙坦的降压反应最佳。  相似文献   
38.
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伴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方法:入选高血压病患者307例,对入选患者分别进行晨尿白蛋白/肌酐测定、大动脉弹性指数、小动脉弹性指数、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测定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组(n=232)和异常组(n=75),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动脉功能和结构指标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①大动脉弹性指数和小动脉弹性指数在异常组均低于正常组;②cfPWV在异常组显著高于正常组;③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分析,小动脉弹性指数和cfPWV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仍存在;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异常组显著高于正常组,Logistic回归去除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和糖尿病等影响因素后组间差异仍存在;⑤异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以上P均<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和动脉功能、结构异常在高血压病情判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 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设计。舒张压 95~ 114mmHg(1mmHg =0 133kPa)且收缩压 <180mmHg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采用北京降压 0号每日 1~ 2片治疗 1年 ,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 182例患者 ,其中 175例完成 1年试验。平均服用北京降压 0号剂量为1 2 3~ 1 2 6片 /d ,个体最大使用剂量为 2片 /d。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 2周、8周、6个月和 12个月时收缩压分别下降 11 6 0、2 2 77、2 4 19和 2 6 5 7mmHg ,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12、17 6 4、18 77和 19 0 7mmHg(P值均 <0 0 0 1)。治疗 8周、6个月和 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93 3%和 91 4 %。达到正常血压值 (<14 0 /90mmHg)的例数分别为 133例 (73 1% )、14 5例 (81 5 % )和 14 8例(84 6 % ) ,达到理想血压值 (<130 /85mmHg)的例数分别为 6 8例 (37 4 % )、77例 (43 3% )和 92例(5 2 6 % )。治疗 8周时血清肌酐升高者占 7 84 % (P =0 0 0 18) ,但随后又降低至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低钾血症和抑郁倾向。治疗 1年期间曾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2 4例 (13 4 % ) ,主要为轻度头晕、头痛 ,继续治疗均可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轻中度  相似文献   
40.
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糖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空腹血糖>5.6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共313人,男性176人,女性137人,年龄(52.9±11.5)岁.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受试者按照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4组:正常血糖组(n=86)、空腹血糖受损组(IFG,n=36)、糖耐量减低组(IGT,n=45)和糖尿病组(n=146).采用美国HDI公司CVProfilorTM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测量血管弹性.结果 1)校正年龄后,与血糖正常组、IFG组、IGT组相比,糖尿病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明显下降.血糖正常组、IFG组、IGT组3组间的C1、C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1与脉压、脉率、年龄、餐后2 h血糖负相关.C2与年龄、餐后2 h血糖、平均动脉压负相关.结论 1)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降低,而糖尿病发病前状态(IFG,IGT)未见动脉弹性的异常.糖尿病对血管弹性的影响独立于血压水平.2)脉压对C1的影响较大,而餐后2 h血糖对C2的影响大于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